挪威,這一不加入歐盟卻似乎享受歐盟大部分“福利”的北歐小國,近來成了英國脫歐派的熱捧對象,被認為是英國脫歐後的理想藍本。但在一些挪威學者和政界人士看來,“挪威模式”看上去很美,卻未必適用英國。
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因戰爭等因素而被迫離開家園的人超過6500萬,創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新高。報告警告說,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湧向發達國家的難民潮今後將持續。
國內公眾包括一些專家學者在內,對於美國與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稱《公約》)的關系還存在許多認識上的誤區甚至錯誤,這些錯誤認識反過來影響我們對美國立場的客觀分析和判斷。
據港媒報道,泰國 “虎廟”帕朗塔布寺涉嫌虐待和販賣老虎,遭政府查封及充公逾百隻老虎,引來國際社會關注。事件餘波未了,寺方律師13日宣布,將控告國家公園廳,並要求歸還老虎和土地,誓要奪回“公道”。
近日,又有塞拉里昂政府和肯雅政府就南海問題公開發表聲明支持中方立場。近60個國家公開表態支持中國主張,支持中國立場的國家越來越多。這是中國政府做工作的結果嗎?中國政府是否在積極擴大自己在南海問題上的“朋友圈”?
王毅說,中國-東盟關係中的合作遠大於分歧,機遇遠大於挑戰,團結遠大於摩擦。我們要從整體上把握中國東盟關係的主流,著力加強政治互信,聚焦共贏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排除一切干擾,使中國-東盟關係不斷沿著正確的軌道向前發展。
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SIPRI)13日發佈年度報告,公佈全球最新核武發展情況。雖然全球擁有核彈頭總數在繼續減少,但該報告對世界核裁軍前景表示悲觀。
董建華13日表示,港人要團結,立法會要減少“拉布”、內耗,各方面共同努力,使管治重回正軌,恢複有效施政,恢複建設和發展,這樣香港的民生問題以至政治困局才會得到解決。
埃及前駐華大使馬哈茂德·阿拉姆說:“我認為菲律賓此舉,一方面是想讓南海問題國際化,另一方面則試圖通過仲裁給中國施壓,迫使中國做出某些妥協。”他還認為:“中國在主權問題上的立場非常堅定,因此菲律賓的目的不會達到。”
中國駐塞浦路斯大使劉昕生11日在《塞浦路斯郵報》發表署名文章《南海問題的歷史真相》,向當地讀者介紹南海問題的由來,並闡述中國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的原則立場。
儘管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中國政局穩定、政策明確、各級政府擁有強大的執行能力,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版圖的一個亮點和世界經濟的重要推動力量,人們有理由對中國經濟的未來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