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中兰客专本月两隧两桥联通 穿越易塌陷黄土地质

2020年7月17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新建中兰铁路冾村大桥连续梁顺利合拢。 卢文辉 摄 中新网兰州7月29日电 (强科 卢文辉)兰州铁路局兰州工程建设指挥部29日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新建中兰客专项目建设在七月内顺利实现了荞麦岔、剪金山2座隧道贯通和冾村大桥、聂家窑2座大桥连续梁合龙的施工任务,为后续各项施工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7月27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新建中兰

text

津医助甘肃静宁“医疗扶贫”:增医患信赖度 降跨院转诊率

7月下旬,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人民医院内,对口帮扶的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专家(左一)陪同该院医生一同查房。 高展 摄 中新网兰州7月28日电 (闫姣 高展)晚上9点发病,10点被家人送到医院,11点医生已做好了手术准备,不到一个小时手术就结束……因突发急性心梗,在甘肃平凉市静宁县人民医院就医的吕砚花,如是描述了她从发病到住院的整个过程。“非常快,效果也明显,发病时疼得‘说不出话’,手术后‘整个

text

兰州父子接力植树二十载:黄河岸边荒山“披”绿装

经过二十年努力,兰州市西固区南北两山绿化面积达10.9万亩,以前黄土裸露的荒山,现在绿树成林。图为西固区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陈作猷介绍西固植树造林情况。 杜萍 摄 中新网兰州7月25日电 (杜萍)清早起来,兰州市西固区青石台林业管理站站长侯万虎简单梳洗后,便到林区开始一天的巡查。自从五年前接过父亲手里的铁锹,栽树、巡查、管护就成了他的日常,“每天都要看看,不然心里不踏实。” 西

text

广西梧州大山深处飞出茶“凤凰” 千年六堡茶成致富黄金叶

图为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 杨陈 摄 中新网梧州7月24日电(杨陈 陈沿佑)“只要有茶叶,村民们就不用担心返贫,茶叶就是我们瑶族村的黄金叶。”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党支部书记祝雪兰23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祝雪兰所在的山坪村是一个地处山区的偏远瑶族村,当天记者跟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参访团沿蜿蜒山路驱车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村落。 图为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

text

贫困县生态“斗穷”:山川增绿人增收

山西省岢岚县生态“斗穷”:山川增绿人增收。 韦亮 摄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贫困县生态“斗穷”:山川增绿人增收 中新网忻州7月18日电 (吴琼 杨佩佩 高瑞峰)远山青翠,空气中飘散着泥土与青草特有的芬芳。18日,记者走进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这个昔日植被稀疏、曾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的贫困县,而今变了模样,山川绿了,民众富了。 白二子采沙棘3200多斤,收入近5000元;陈再平采

text

甘肃岷县中药材标准化提质拓销路 农户后顾无忧发“药财”

4月中旬,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中药材标准化绿色种植正旺。图为药农在田间地头栽苗、铺地膜。(资料图) 李自强 摄 中新网兰州7月15日电 (张婧 李自强)王张中的家世代以种药材为生,从最初的“无路可销”,到如今由合作社兜底,使用免费配发的统一有机肥、地膜等农资,种植期间有技术指导小组手把手、一对一指导,在提升品质的同时,还保证销路,谋“药财”之道也变得后顾无忧了。 王张中所在的秦许乡位于甘肃南部

text

中卫 48 小时|2 小时 40 分直达,深度探访边塞红城

随着春秋航空中卫至上海航线的通行,只需不到三个小时,就能打卡这座塞外的壮美城市。

text

“豫”见小康:五天四夜,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河南

导读 说起河南,你会想起什么?嵩山少林寺?烩面和胡辣汤?汉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这些都是河南留给我们的印象,但河南的特色远远不止这些。今年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当小康遇上河南,又会碰撞出哪些有趣的火花?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了在河南的“小康之旅”。 数字农业解放老乡双手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近十分之一。自古以来河南的产粮能力就不容小觑。不过这里早已脱离了“面

text

山西太原旅游公路盘活文旅“棋局”

此条近230公里的旅游公路将各处景点串联起来,盘活山西太原文旅“棋局”。 杨佩佩 摄 中新网太原6月29日电 题:山西太原旅游公路盘活文旅“棋局” 作者杨佩佩 黄土地貌、森林公园、雁丘古道、蒙山大佛、太原战役……漫游在太原东西山旅游公路,早已不见昔日的采煤沉陷区、生态破坏面,如今,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悠久的人文古迹交相辉映。此条近230公里的旅游公路将各处景点串联起来,盘活山西太原文旅“

text

甘肃黄土塬“哥俩”默契“搭班”:让村子受益是共同目标

图为甘肃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于堡村农民为消费扶贫“点赞”。 李亚龙 摄 中新网兰州6月28日电 (闫姣 李亚龙)米奇和桥桥的果园、昕怡的果园、爱心人士的果园……在甘肃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于堡村的苹果和花椒园里,每隔几米就悬挂着一个“认购牌”,牌子上标注了爱心认购者的名称。 于堡村曾属于深度贫困村,气候干燥、高寒、少雨,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该村共134户55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2户278

text

甘肃陇南基层卫生蝶变:根治“拖病捱病”助力分级诊疗

图为该卫生院医生介绍去年配备的DRX光成像系统,提高了当地村民患者的诊断率。 杨艳敏 摄 中新网兰州6月27日电 (张婧 杨艳敏)“小病拖,大病捱,病危再往医院抬。”这是农村人曾经的卫生健康真实写照,甘肃陇南市宕昌县境内的沙湾镇也不例外。当地84岁老人冉志强回忆说,“那时候交通闭塞,山高路远求医难,村民们一旦患病要么忍着、要么拖着,到卫生院看病的村民寥寥无几。” 冉志强口中所说的“卫生院”

text

博士蹲麦田被误当反面教材:不是“无用”恰是“大用”

堂堂博士,竟然被人视作不好好读书的“反面教材”,对于这剧情,你是奇怪呢,奇怪呢,还是奇怪呢?据媒体报道,33岁的林文是中科院博士,毕业后到山西农学院任教,因为常年蹲麦田做研究,被不少人误认为是农民,还被当成反面教材教育孩子:“你看,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像他们一样种地”。消息一经传出,引发热议。不是坐实验室或当金领,而是常年蹲在麦田里,林文的身份被误会,当然不能怪那些村民。毕竟,田里的林文跟他们想象

text

武警部队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魔鬼周”极限训练

武警新疆总队机动第六支队特战队员在沙漠进行长途奔袭(6月23日摄)。 新华社发(包天星 摄)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刘新、侯松松)近日,数以万计的武警特战队员深入荒漠戈壁、深山老林,跨昼夜持续开展7天6夜的高强度、超负荷魔鬼周极限训练。这是武警部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展开的首次魔鬼周极限训练。武警山西总队吕梁支队特战队员在进行抢滩登陆训练(6月16日摄)。 新华社发(曹正玉 摄)魔鬼周极限训练是

text

大山深处的“扶贫故事会”

宋家沟村街景。 韦亮 摄 中新网忻州6月23日电 题:大山深处的“扶贫故事会” 作者 杨杰英 “想往年之困,看现在之福。”这是曹六仁在“扶贫故事会”上讲述自己脱贫故事的题目。 今年62岁的曹六仁是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村民。 地处吕梁山区深处的岢岚县,山大沟深、坡陡地瘠,全县近一半村庄散落在沟壑边缘,生活条件恶劣,是首批国家级贫困开发重点县。而赵家洼村则是深度贫困村,原有54户1

text

天津帮扶西北穷贾山“结亲” “人情礼暖”福至甘肃镇原

6月19日,由于天津静海区援建的甘肃镇原县方山乡贾山村“331+”万只肉兔养殖专业合作社里,村民马佟仁和杨明世正在检查肉兔。 侯志雄 摄 中新网甘肃庆阳6月21日电(记者 侯志雄)麦收时节,骄阳似火,陇东黄土塬风如热浪。置身于其间甘肃庆阳乡间,行驶在塬峁川沟中通村道路依然盘旋,路面早已硬化,农户正在收获一年的“喜悦”。 从2017年开始,天津市河东、南开、红桥、静海、北辰5区对庆阳市华池、

text

昆仑山下采油人:拒绝做岗位的“门外汉”

图为刘富强正在巡井。 孙睿 摄 中新网西宁6月19日电 题:昆仑山下采油人:拒绝做岗位的“门外汉” 作者 孙睿 “不在这个岗位可以不懂,但在岗位就拒绝做岗位的‘门外汉’。”这是昆仑山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称“青海油田”)采油二厂昆北第二采油作业区采油工刘福强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虽然从事采油工作仅8年,但刘福强却通过勤奋好学让自己从一个筑路工变成了昆北第二采油作业

text

“黄土不露脸”让绿色更浓 山西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西华镇草原。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中新网太原6月18日电 (高瑞峰 毕建平)“没有草原生态系统的彻底好转,就不可能有全省生态状况的根本改善和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推进林草深度融合,才能让绿色山西底色更浓。”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云龙如是说。 山西在全国率先出台《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作导则》(下称《导则》),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张云龙表示,今年,山西将着力构建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