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讲述脱贫故事:身残志坚不言弃 脱贫路上勇争先

对张来贵来说,20多年前的那场事故是他一生的痛。1996年,为了谋生,张来贵来到一家砖厂打工,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砖墙倒塌,将他半个身子死死地压在了下面,当人们把他抬出来时,他的一条腿永远地失去了知觉。王凤供图 中新网太原6月17日电 (任丽娜)张来贵是山西省临汾市隰县黄土镇大坪村人,身残志坚的他在脱贫路上奋勇争先,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如今还被当地政府部门表彰为2020年的“自主脱贫户

text

甘肃定西探“引民归山”之路 冀城乡老人“置换”康养

六月中旬,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青岚乡上坪村梯田绿意盎然。 魏建军 摄 中新网兰州6月17日电 (记者 魏建军)“把农村的老人接到城里,将城里的老人送到农村,以后实现‘置换’康养。”甘肃省定西海旺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民介绍说,把上坪村打造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引民归山”让外出务工的村民回乡参与建设,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青岚乡位于定西市安定区东部,属典型的纯山区干旱乡,沟壑纵横

text

甘肃定西“反租倒包”纳贫困户入园 “大喇叭”讲经传文明

图为甘肃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将台村文化广场。 魏建军 摄 中新网兰州6月16日电 (记者 魏建军)“要实现易地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甘肃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将台村党总支书记彭名海表示,通过“反租倒包”模式,吸纳搬迁农户进入园区开展经营生产,实现脱贫持续增收。 “反租倒包”,是指村委会将承包到户的土地通过租赁形式集中到集体(称为反租),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然后将土地的

text

甘肃陇南赤脚医生奔走乡间30载 “家庭签约”再续行医路

6月中旬,中新网记者走访甘肃省宕昌县沙湾镇沙坝村时,在60平米轻钢结构村卫生室坐诊的杨焕昌(左一)出门迎客。 杨艳敏 摄 中新网兰州6月16日电 (张婧 杨艳敏)“一辆自行车、一个听诊器、一台血压计、一盒玻璃针,每天奔走在乡间……”这是村医杨焕昌30年前的行医历程,如今快50岁的他不仅在轻钢结构的村卫生室坐诊,还成为村里1900多人的家庭签约医生。 杨焕昌所在的沙坝村隶属于甘肃陇南市宕昌县

text

宁夏同心:何以聚力苦干走出贫困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许凌 中国县域经济报 吴舒睿 举目风沙滩,茫茫无人烟。说起宁夏脱贫的老大难地区,就不得不提到同心县。同心县隶属于吴忠市管辖,位于宁夏中南部,山脉、丘陵纵横交错,土地沙化贫瘠,曾经一度只能靠天吃饭。 春夏之交,记者走进同心县。“为什么说我们这里脱贫难?难在没有水,难在少数民族聚集,难在产业基础薄弱,难在教育程度匮乏!”然而,同心县县委书记马洪海话锋一转,多年来改革开放的

text

甘肃庆阳黄土塬探“海绵城市”:固保塬之梦 留雨水塑景

图为6月初,一座“会呼吸”的海绵城市,在甘肃庆阳市城区渐显成效。 冯志军 摄 中新网兰州6月10日电 (记者 冯志军)6月初的午后,在甘肃庆阳市城区,目光所及的每个角落都被绿意盎然的草木所覆盖,水质清澈的人工湖犹如嵌于黄土高原上的明珠,络绎不绝的游人悠闲穿梭于清风拂面的如画风景中……这与风靡于上世纪八九十年的歌曲《黄土高坡》中所描述的场景大相径庭。 随处可见的景观带和常态化的云淡风轻,这正

text

甘肃庆阳绿满黄土塬“再造一个子午岭” 农户享生态红利

截至2019年底,庆阳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5.83%。图为子午岭航拍。庆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甘肃庆阳6月4日电 (侯志雄 高展)初夏的黄土塬,草木经过暖风润雨,郁郁葱葱地舒展开来。甘肃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蒲河村村民刘世迁怎么也不会想到,以前光秃秃的山能变成现在这个样。 3日,在庆阳市举办的庆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上,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闫焕智介绍说,截至2019年底,庆阳市已累

text

长庆油田节能减排保黄土塬区水资源:地上节约地下保护

长庆油田采油二厂一线员工利用处理合格的水,在缺水的黄土塬上不仅种出了一片绿,绿化了环境,还丰富了餐桌和业余文化生活。 郭红英 摄 中新网甘肃庆阳6月3日电 (高展 郭红英)2日,长庆油田采油二厂梁四增井区生活基地,处理完当天的生活污水后,岗位员工开始用处理水浇灌蔬菜大棚和井区草坪树木。 “靠天吃饭的黄土塬,水是最宝贵的资源,自从3月份厂部给我们按照污水处理装置后,不仅生活污水有了‘用武之地

text

甘肃庆阳“护塬植绿”:民众乐享“固沟保塬”绿色福利

甘肃庆阳市华池县怀安乡梯田建设。(资料图) 秦彤华 摄 中新网兰州5月31日电 (侯志雄 高展)初夏,黄土塬上郁郁葱葱,显现着生机。傍晚时分,年近七旬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市民张瑞勤正带着小孙子在城东郊的甘肃省级水利风景区清水沟散步。目光所及之处,景观池、砌石护坡、防洪景观墙……张瑞勤说,“现在心里很踏实,不再担心水冲路面塌了。” 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甘肃庆阳董志塬是目前世界上黄

text

甘肃庆阳“护塬植绿”防泥沙侵害 还民青山绿水、安宁生活

甘肃庆阳市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四面环沟,因水土流失造成塬面萎缩,已威胁到当地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高展 摄 中新网兰州5月29日电 (侯志雄 高展)“小时候,村里人大多住在地坑院里,后来生活好了,大家陆续搬到塬上居住。旧窑洞因无人打理很快就坍塌了,一下雨,雨水就会裹挟着泥沙倾泻到沟里。”甘肃庆阳市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村民李治军说,“沟头年年进,塬面步步退。” 正在建设中的沟头加固工程。 高展

text

一分菜园稳“心迁”

新华社贵阳5月22日电 题:一分菜园稳“心迁” 新华社记者汪军、李凡 一场太阳一场雨,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镇山里山外一派生机。在新店镇丙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菜园中,搬迁户杨银凤半个月前种下的玉米已经长到了一拃高。 在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镇丙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在“微菜园”里播种(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汪军 摄 “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现在搬出来还是想种点地。”

text

荧屏上劳动者形象在变,但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认同没有变

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中,涌现出《钢铁年代》《我们在梦开始的地方》等一批生动刻画各行各业普通劳动者形象的精品力作,而荧屏上劳动者形象的流变与新中国成立数十年来的社会转型、制度变革与文化嬗变等一脉相承。工农主体:集体生产阶段的时代宠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之时,亟待劳动者的双手缔造新生活,劳动本身成为一种满载荣誉和光环的神圣存在。从《一口菜饼子》开启中国荧屏之旅以来,曲折探索期的《新的一代》《养猪

text

滇中引水工程:夺秒“跑步”施工 早日“解渴”云南

图为中国水电十四局承建滇中引水工程松林隧洞。 刘冉阳 摄 中新网昆明5月19日电 题:滇中引水工程:夺秒“跑步”施工 早日“解渴”云南 作者 缪超 今年,云南遭遇近十年来最严重干旱,滇中曲靖、玉溪、普洱等地坝塘干涸、土地龟裂、农作物枯死,超百万人饮水困难…… 记者近日探访滇中引水工程松林隧洞与蔡家村隧洞,近500名建设者24小时轮班加速施工,争分夺秒力争早日“解渴”云南。 滇中引水工

text

“教坛保尔”高位截瘫却在山村执教几十年,她是他背后的女人……

作者:高展 张凡 她是大山深处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 43年如一日护送身体残疾的教书丈夫 走来往在弯曲陡峭的羊肠小道上 她用纯朴的情感和坚定的付出 为家庭换得岁月静好 乡亲后辈都为她竖起大拇指 她就是甘肃庆阳市镇原县 “教坛保尔”张学成的妻子白富秀 43年不离不弃 照顾残疾丈夫 今年63岁的白富秀有着坚毅的脸庞,温暖豁达的笑容。67岁的张学成头发花白,依靠双拐行动,但精神状

text

国家保护动物石貂“闯入”村庄 甘肃景泰村民放归自然

近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龙湾村村民彭月莲,在自家门前的树上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石貂。 寇明灿 摄 中新网兰州5月14日电 (寇明灿)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龙湾村村民彭月莲日前在自家门前的树上发现一只石貂在休息,不知如何是好,便报了警。石貂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景泰县森林公安派出所民警赶赴现场,将其安全捕获,在确认石貂身体无恙后,民警与村民一同将其带到村旁放归自然。 龙湾村地处国家地质公园黄河

text

兰铁局公益性“慢火车”公交价格助沿线村民赶集卖农产品

图为“慢火车”沿线村民挑着农产品上车。 关杰 摄 中新网兰州5月13日电 (强科 关杰)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的公益性慢火车上,天水市渭南镇果农候进福种植的大半筐樱桃,还未到定西市陇西站就被旅客抢购一空,数着收来的辛苦钱,他面露喜色。 图为疫情防控期间,7504次列车工作人员对乘车旅客进行测温。 关杰 摄 “老候,你的生意真红火啊!”列车长刘秋梅跟他打趣说。就此,候进福算起了账

text

高原绿岛展新姿——宁夏隆德县走稳“造血”式扶贫路

新华网银川5月11日电(记者马丽娟、贾浩成、靳赫)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这里山大沟深,贫困曾经是当地群众甩不脱的印记。近年来,隆德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农企间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稳定脱贫增收,走出了一条“造血”式扶贫之路。 菜进川:冷凉蔬菜“热”欢天 在隆德县联财镇联合村的蔬菜种植基地,贫困户张小龙和妻子刚刚在地里种下嫩绿的辣椒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