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美宣佈對俄涉嫌干預美大選實施制裁

美國總統奧巴馬29日宣佈,因俄羅斯涉嫌通過網絡襲擊干預美國總統選舉而對俄進行制裁。美國國務院宣佈驅逐35名俄外交人員。

text

美軍撤出5年 伊拉克依然亂象叢生

2011年12月美軍從伊拉克撤出全部兵力已有5年時間,如今的伊拉克政局混亂,經濟停滯不前,民生凋敝。當前,伊拉克政府軍在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武裝進行的摩蘇爾爭奪戰中緩慢推進。

text

美國去年賣400億美元軍火 占全球總額的一半

美國國會機構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15年美國簽訂軍火銷售合同達400億美元,占全球總額的一半,且連續第八年武器交付額排名首位。

text

《金融時報》社評:特朗普可能破壞全球化

特朗普體現的重商民粹主義崛起可能是全球化面臨的最大挑戰。 事實可能證明,2016年是貿易戰開打之前的平靜。

text

特朗普稱斯普林特將把5000個工作崗位遷回美國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周三表示﹐他從斯普林特公司處得知,這家電信公司將把5,000個工作崗位從海外遷回美國。特朗普認爲,這是受自己選舉所激發的精神和希望的鼓舞。

text

奧巴馬:若能再選我還會贏 特朗普:他沒戲

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在26日播出的一檔採訪節目中稱,如果有資格第三次競選總統、參加今年剛剛結束的總統選舉,他很可能會再次取得勝利,因為大多數美國民眾仍支持他的政治願景。這一言論激起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回擊。

text

問答 | 安倍“和解”之旅能否維繫日美同盟?

只“慰靈”不“道歉”,安倍有何如意算盤?美國人怎麼看待?沒有歉意的“和解”能否繼續維繫日美同盟?

text

中國限制資本外流 或使日企在海外幷購中占得上風

據路透社28日報道,銀行人士和律師們表示,明年日本企業或許成爲幷購市場上的一股重要力量,因爲現金充裕的日企在海外其他地方通過幷購取得業務增長,而中國政府打擊資本外流則禁止一些公司對外收購。

text

美國消費者信心觸及15年高位 房價繼續穩步反彈

據路透社27日報道,美國12月消費者信心攀升至逾15年高位,因在特朗普11月當選總統以來,美國民眾看到,企業狀況進一步增強,股價上漲,就業市場進一步改善。

text

美國遊客遭輪奸 印度逮捕嫌疑人

印度警方26日逮捕4名涉嫌輪奸一名美國遊客的嫌疑人,包括首都新德里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工作人員。

text

時評 | 珍珠港的“雙簧”戲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抵達美國夏威夷開始為期兩天的訪問,並於27日造訪珍珠港。儘管安倍極力高唱所謂“不戰”誓言,並稱此訪為“歷史和解”而來,但其用心已昭然若揭,而需要利用日本為其戰略服務的美國對此心照不宣,雙方於是合演了一出“雙簧”戲。

text

美國芝加哥今年有770人因槍擊遇害

美國芝加哥市在剛剛過去的聖誕節週末又有61人遭槍擊,其中11人喪生。這使得今年芝加哥遭槍擊人數超過4300人,遇害人數達770人。

text

地區年終盤點:東北亞之“變”

2016年,東北亞局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鮮核試、美韓計劃部署“薩德”、韓國政壇內亂、日本肆意整軍…… 和平穩定,對抗衝突,兩者處於博弈之中。

text

亞太日報觀察|安倍訪問珍珠港:只為討好特朗普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定於本月26日、27日訪問美國珍珠港,為當年戰爭犧牲者慰靈,並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其總統任期內最後一次首腦會談。

text

2016年•國際“新面孔”

驚奇、反轉、顛覆,“爆冷之年”、“黑天鵝之年”……2016年國際大事此起彼伏,呈現新的特點,其中一個原因,是政壇人物的更迭。從亞洲到歐洲、從非洲到美洲,數十個國家過去一年進行了領導人的換屆選舉,一些領導人或因病離世,或因醜聞下臺,或因政策主張被叫停而黯淡退場,甚至只為更多家庭時光而中途離任。

text

安理會決議吃敗仗 以色列總理謀"危機公關"

繼一天前嚴厲回應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涉定居點決議後,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24日再次將矛頭指向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指責他對以色列發動了“可恥的偷襲”,同時威脅重新評估與聯合國的關係。

text

特朗普“核武擴張”言論惹爭議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日前在推特上發表的一篇呼籲“美國擴大核武裝備”的推文再次成為爭議焦點,引起美國政界、學界及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