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版特朗普’李在明蠢蠢欲動。”就在韓國彈劾朴槿惠進入倒計時之際,《日本經濟新聞》敲響了警鐘。該報8日以此為題刊文道,在韓國民眾數次要求朴槿惠辭職的燭光集會中,京畿道城南市市長李在明每週末都會參加,他猛烈地批評政府和執政黨,贏得民眾的喝彩。
他是美國名副其實的“草根”,卻成為最年輕的州長。他是“農民的兒子”,沒有政治世家的背景,卻將成為下一任美國駐華大使。對於這個即將到來的“新身份”,艾奧瓦州州長布蘭斯塔德在社交網站“推特”上表示:感到榮幸和受寵若驚。
外媒稱,下一任美國總統特朗普12月6日在北卡羅來納州的集會上,正式提名前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詹姆斯·馬蒂斯(66歲)出任國防部長。馬蒂斯熟悉中東局勢,但其亞洲政策被認為是未知數。馬蒂斯上任後將如何應對中國、以及持續展開核試驗和導彈開發的朝鮮成為焦點。
美國之音電台網站12月8日刊登題為《專家:即將訪問珍珠港 安倍擔憂美日同盟前途》的報道稱,在夏威夷珍珠港數千人包括幾十名珍珠港倖存者和二戰退伍軍人參加盛大的紀念活動 。
輿論普遍認為,安倍此訪是對奧巴馬廣島之行的“禮尚往來”,但其中深藏著討好新總統特朗普的“政治套路”,利用即將卸任的奧巴馬僅存的一點“剩餘價值”,力圖鞏固“美日同盟”。
美国《时代周刊》宣布把该杂志2016年年底风云人物的头衔给了当选美国总统特朗普。關於為何選擇特朗普,時代週刊給出了 “摒棄了過去的政治習慣,創造了新的形式”等理由。
多名日美關係消息人士6日透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就任後的明年1月下旬訪美事宜已經進入協調階段,正在探討在1月27日左右舉行兩人的首腦會談。日方希望通過在1月20日美國總統就職儀式後僅一週就實現首腦對話,向國內外彰顯牢固的日美同盟。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過渡團隊一名發言人稱,候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已於6月份出售所持全數股票,了結他在許多美國公司持有的倉位。
日媒稱,兩國首腦在日美開戰地宣誓和解可以說是強化日美同盟的集大成,在特朗普新政權欲重新定義日美同盟的觀點一直發酵的情況下,此舉旨在向全世界強調日美之間的牢固關系,從而牽制中國。
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將于明年1月20日宣誓就職,然而他的就職日卻可能會變成“血腥星期五”。綜合外國媒體12月5日報道,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計劃於特朗普宣誓就職當天在華盛頓發動大規模恐怖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