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韓政府就日本防衛大臣參拜靖國神社表抗議

韓國外交部29日召見日本駐韓大使館公使,就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當天參拜靖國神社表示了抗議。

text

珍珠港“和解秀”不會讓侵略史翻篇

安倍此訪是出於歷史和現實的算計,妄圖通過製造“日美和解”的假像甩掉歷史包袱、強化日美同盟。然而,在對二戰歷史的認知問題上,日美之間實際上分歧依舊。更重要的是,不與中國等曾經遭受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和解,日本歷史上的罪惡一頁就不可能翻篇。

text

日本女防相隨安倍訪問珍珠港後參拜靖國神社

據日媒報道,當地時間本月29日早上,剛剛結束珍珠港之行的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參拜了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這是稻田朋美自擔任防衛相以來,首次參拜靖國神社。

text

中國限制資本外流 或使日企在海外幷購中占得上風

據路透社28日報道,銀行人士和律師們表示,明年日本企業或許成爲幷購市場上的一股重要力量,因爲現金充裕的日企在海外其他地方通過幷購取得業務增長,而中國政府打擊資本外流則禁止一些公司對外收購。

text

“獻花”難撫珍珠港之傷 美民眾不滿安倍拒道歉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當地時間27日造訪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稱此行旨在實現“歷史和解”。但安倍此次並未就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道歉,這場缺乏誠意的作秀之旅引發美國各界民眾不滿和質疑。

text

國際觀察:珍珠港“和解秀”不會讓侵略史翻篇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至27日造訪美國夏威夷,並在美國總統奧巴馬陪同下訪問珍珠港。安倍此訪是出於歷史和現實的算計,妄圖通過製造“日美和解”的假像甩掉歷史包袱、強化日美同盟。然而,在對二戰歷史的認知問題上,日美之間實際上分歧依舊。更重要的是,不與中國等曾經遭受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和解,日本歷史上的罪惡一頁就不可能翻篇。

text

地區年終盤點:東北亞之“變”

2016年,東北亞局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鮮核試、美韓計劃部署“薩德”、韓國政壇內亂、日本肆意整軍…… 和平穩定,對抗衝突,兩者處於博弈之中。

text

殘缺的“和解”:安倍首訪珍珠港 但不道歉

揭開二戰太平洋戰爭序幕的珍珠港事件,發生距今已有75年。逝者已逝,生者傷痛仍在。為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月26日、27日將首次對珍珠港進行訪問,對戰爭死難者進行悼念,並與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最後一次首腦會談。

text

日本通過史上最高軍費 重金投向釣魚島“防衛”

22日,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通過2017年度預算案。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防衛預算再創新高,達到5.12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020億元)。自2012年安倍晉三再次出任首相以來,日本防衛預算已經五連漲。“防範中國”幾乎是所有媒體都強調的關鍵字。

text

日本大火燒毀百餘座老房子

日本新澙縣一座城市22日發生大火,一條古老商店街上約140座房子著火,災害場面如同“遭到空襲”,是日本20年裏除地震和海嘯引發的火災外受損建築物最多的火災。

text

日本去年人均名義GDP排位下降至1996年以來最低

據日本內閣府22日發佈的國民經濟計算年度報告,日本2015年人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換算成美元為34522美元,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35個成員國中列第20位,比上一年有所下降,這也是自1996年以來日本的最低排名。

text

宣傳日本白米 10萬份米飯1月起免費發給中國遊客

日本計劃從2017年1月開始向中國遊客免費發放10萬份可用微波爐加熱食用的包裝米飯。此舉意在宣傳日本國産白米的高品質,從而增加白米的出口。

text

美軍基地搬遷 沖繩縣政府再敗訴

日本最高法院20日作出裁決,駁回沖繩縣知事翁長雄志的上訴,維持福岡高等法院那霸支部就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相關議題所作裁定。

text

危險的美日軍事優先傾向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刊出題為《特朗普重用軍人引起警惕》一文。這篇發自華盛頓的文章指出,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任用多名軍人執掌國防部等政府關鍵部門,“這可能讓軍方變得更加政治化、政策變得更加軍事化”。

text

日本與俄羅斯達成25億美元經濟協議

據《華爾街日報》19日報道,日本16日宣布了價值3,000億日圓(合25億美元)的日俄雙邊經濟協議,啟動了解決日俄領土爭端僵局的新努力。

text

台當局在反對聲浪中暫緩日本核災地區食品開放

針對在島內引發巨大反對聲浪的日本核災地區食品開放問題,臺行政管理機構16日表示,沒有健全查核管理機制,就沒有開放問題,“開放沒有時間表”。這意味臺當局將暫緩日本核災地區食品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