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18日在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後宣佈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不變,並將設立一項新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購買計劃作為目前貨幣政策的補充,以刺激經濟增長。
日媒指出,日本在二戰後的一片廢墟上,實現了被稱為“東洋奇跡”的復活。經濟也在政治穩定的支持下迅速增長,在20多年裡躍居世界第2大經濟體。但之後,日本也持續面臨其他國家所不曾經歷的嚴重老齡化、石油危機和經濟泡沫崩潰等考驗。
金融市場劇烈動蕩時政府應當如何應對的話題目前仍受到各方關注,總結回顧國外經驗可以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鑒。日本政府在上世紀末向陷入危機的20多家銀行注入總額高達12.4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23日元)的資金,曾引起爭議。
日本股市最大的機構投資者日本政府系統的“養老公積金管理運用獨立行政法人”(GPIF)公佈的2014財政年度財務報告顯示,由於加大了對股市的投資比例,加上股價上漲等因素,本財年投資收益大幅增長,投資贏利達到了創紀錄的152992億日元,比上年度的102207億日元增長了約50%。
日本財務省8日發佈的初步統計報告顯示,受全球原油價格下跌拉低進口額以及日元匯率貶值等因素影響,5月份日本經常項目收支連續第11個月實現順差,額度為1.8809萬億日元(約合153.7億美元)。
據稱,遊客特地赴日購物是因為他們認為“日本的商品和服務品質高”、“在日本比在本國買更便宜”、“日本能夠買到正品(非假貨)”。“正品便宜買”背後是安倍經濟學引起的日元貶
1月26日,人民幣即期匯率跌幅幾近央行規定的上線2%,最高跌幅逾1.94%。人民幣此輪下跌始於2014年10月,其背景是全球流動性放水,國內經濟減速。
松下電器、夏普、TDK、佳能、大金、無印良品等日本公司已經先後或者正在考慮將海外的部分工廠撤回國內。如果海外人工費用繼續上漲、日元持續疲軟,日本海外企業可能出現回流潮。
日本2015財年主要軍購項目的最大特點是,進一步強化在沖繩縣等西南地域的防衛部署和海空監視能力及作戰能力,打造攻擊型的海陸兩棲部隊及相關基地整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