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李稻葵预测明年GDP6.9%,傅成玉:讨论这些没多大意思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到底应不应该把目光聚焦在GDP数字上,围绕这个问题,在6月28日的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展开了一场辩论。辩论的双方分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副总裁朱民、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两位经济学家以及一位前国企老总——中石化前董事长傅成玉。两位经济学家几乎不约而同地预测今年中国的GDP将维持在6.7%。李稻葵

text

“复兴号”启4000亿“国产替换” 多家上市公司参与

复兴号正带来中国标准的巨大机遇。6月26日11点05分,“复兴号”由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这是第一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试运营对高铁产业意义重大,不仅是我国掌握了大部分技术,同时也意味着未来中国标准动车组将成为主流,由此带来的

text

美媒:中国本土品牌为何能够打败外国食品公司?

有数据显示,进口乳品在网上每升售价比中国本土品牌牛奶低38%,且销量不到中国品牌的一半。而这种“奇特”的现象也在其他食品和饮料种类中常常出现。

text

中国人多吃肉美国人多产豆?外媒:中国胃口提振美国经济

直到不久以前,美国北达科他州莫霍尔郊外的农田看上去还像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拼图:蓝色的亚麻、黄色的向日葵和琥珀色的小麦。但如今,在夏季种植季的高峰,这里的很多农田呈现出清一色的绿色。据英国《金融时报》6月26日报道,这幅新的景象要感谢埃里克·莫伯格等农场主,今年春季,他的72排空气播种机在数千公顷土地上播种了大豆。他说:

text

外媒关注中国快消品市场:本土品牌占上风 跨国品牌在倒退

外媒称,在中国的日用品市场,国际品牌正被本土企业夺走市场份额,因为跨国公司很难适应中国市场不断变化的品味。据英国《金融时报》6月26日报道,6月20日公布的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在中国的日用品市场(从果汁和化妆品到牙刷),国际品牌正被本土企业夺走市场份额,原因是跨国公司很难适应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不断变化的品味。从水、果汁,

text

俄媒:中国首艘国产豪华邮轮将于2021年下水

俄媒称,中国在成为世界邮轮中心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吴强称,2021年,中国计划下水第一艘“豪华”型邮轮。专家们认为,中国强国之路又有了可改变世界造船和旅游业的新标志。据俄罗斯卫星网6月24日报道,现代邮轮从其技术特性看可与航母相媲美。无论设计还是生产都相当的复杂,因此,客观上反映了国家的全面技

text

英媒称中国太阳能产业领先世界:全球6成太阳能电池中国造

英媒称,10年前,杰夫·莫泽刚刚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得了太阳能专业的硕士学位。但他感觉,在自己的祖国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机会不大,于是他来到了中国。英国广播公司网站6月22日发表题为《中国太阳能电力生产领先世界》的报道称,他回忆道:“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当时规模还非常小,工作机会并不多。”但中国政府拥有雄心

text

商业志丨“一带一路”是中国时尚产业的最大商机吗?

从供应链到消费者市场,这项中国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战略计划将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北京——今年1月,首列中欧班列从浙江义乌发车,满载包括服装在内的多种类小商品,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法国,历时18日后抵达英国伦敦。这条雄心勃勃的铁路线横跨长达12000公里庞大复杂的洲际铁路网络,成本低于航空

text

亚太财经观察 | 五问中国企业海外投资

近年来,中国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连续13年快速增长,创下了1456.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首超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text

亚太财经观察 | 五问中国企业海外投资

作者徐奇渊近年来,中国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连续13年快速增长,创下了1456.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首超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更是达到了1701.4亿美元。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出现稳中趋缓的迹象。不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

text

日媒:享受国家快速发展的福利,中国60后正焕发第二春

《日经亚洲评论》网站发表一篇原题为《中国老年人正享受第二春》的文章,文章称,中国人口正在变老,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已进入退休年龄。在此情况下,中国老年人对生活的看法也在变化。53岁的刘姓男士一边展示老同学跑马拉松和骑自行车的照片一边开玩笑说:“这太过了吧?”这位男士在上海开了一家咨询公司,生活同样很活跃。他去年在

text

高铁复兴号来了,快上车!研发5年,可随意充电连WiFi

这个动车组不寻常。N年等一回。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25日正式被命名为“复兴号”。“复兴号”有多牛?2012年开始研发、2014年完成方案设计、2015年下线、2017年正式亮相,这个动车组不寻常。首先是自主。大量采用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等技术标准,是“复兴号”最突出的特点

text

西媒:中国超4亿网络消费者市场极具全球投资吸引力

西媒称,那些想把自己的产品在线推向全球的企业,别忘了将中国列入你的商业计划。在这个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国家,有超过4亿的网络消费者,这是一个极具投资吸引力的巨大市场。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6月21日报道,这4亿多消费者在2015年带来了逾5000亿美元的网上消费账单。与传统销售渠道相比,中国目前是全球在线购物比例最高的

text

英媒称中国经济继续下行是“传说”:只是增速放缓

英媒称,中国经济增长率曾在2007年高达14.2%,如今已经下降到不足7%。主流观点认为,跻身中等收入行列的国家一般都无法维持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如今的情况也一样。

text

美媒:减贫行动进行时!中国将在最偏远社区减贫攻坚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6月22日文章,原题:中国到2020年消除贫困?北京正面临最难攻坚战近40年来,中国一直位于世界减贫行动的最前沿。在此期间已有7亿多中国人口脱贫,这主要归功于中国经济迅猛增长。但在这些成就的旁边有一个表示注解的星号。

text

BBC关注中国"巴铁"试验项目被拆:城市治堵创意仍有市场

英媒称,中国的“巴铁”曾被当作是未来城市的一丝曙光,如今它却迎来即将报废的命运。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6月23日报道,“巴铁”的初衷是想要设计一种可以在道路交通工具之上行驶的公交车,其他交通工具在其下方通行。很多中国城市都面临交通拥堵的问题,因此可以有效疏解交通的方案在中国有着很大的市场。其实早在2010年“巴铁”的设想就

text

中国将在2030年前跻身高收入国家

由澳大利亚和中国学者联合编著的“中国经济前沿”丛书·《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源泉(第1卷):改革、资源能源与气候变化》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书从供给侧角度出发,讨论中国如何启动经济增长的新源泉,并预测中国将在2030年前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