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因山取势油茶树下飞鸡闹 扶贫书记为大山根植希望

扶贫工作队参加莲藕采挖。 汪继生 摄 中新网衡阳5月13日电(通讯员 汪继生)“脱贫,用‘真金白银’解决生活困难才是根本,提升‘造血’功能,就是根植希望。”湖南衡南县三塘镇大山村扶贫第一书记李会明在扶贫日记里写道。 2018年5月,时任国网衡南县供电公司用电检查大队队长的李会明受领驻大山村扶贫任务。驻村两年来,他和队友们多方筹集扶贫资金700多万元,改善村组基础设施,推动了10多个扶贫产业

text

过遍筛子查问题一户一策补短板

过遍筛子查问题一户一策补短板 ——宁夏“四查四补”打好脱贫攻坚战 近年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因地制宜发展冷凉蔬菜产业,目前已建成以选种、育苗、种植、销售为一体的冷凉蔬菜产业链,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户增收。图为彭堡镇姚磨村瑞丰蔬菜产销合作社农户在温棚里为西红柿秧苗除草。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你看,满满抓起一把,展开手,就剩下这么一点点。”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区扶

text

山东平度:“惠农政策+驻村书记”推动乡村振兴升级发展

青岛橡胶谷集团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捐赠仪式在平度市田庄镇张东村举行。 胡耀杰 摄 山东平度:“惠农政策+驻村书记”双管齐下推动乡村振兴升级发展 中新网青岛5月11日电 题:山东平度:“惠农政策+驻村书记”双管齐下推动乡村振兴升级发展 中新网记者 杨兵 胡耀杰 “作为村干部就要踏踏实实的跟村民一条心,‘心连心,手牵手,同坐一条板凳,同喝一碗水’是我在村里工作的座右铭……”11日在青岛平度市田

text

甘肃陇南:石院村的香菇脱贫路

央视网消息:香菇是餐桌上很常见的一种食材,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但是,您想得到吗?小小的香菇,已经帮助很多贫困山村脱了贫。在甘肃陇南石院村,正是因为种植香菇,村民的收入明显增加。 这两天,在甘肃宕昌县两河口镇的石院村,不少大货车陆续进村来找驻村第一书记冯海军。 赵正奇是来自厦门的农特产经销商,2019年11月,他来到石院村考察香菇种植。当时,村里要找销路,企业要优质货,双方一拍即合。

text

通讯:草原“95后”大学毕业生返乡记

图为赵彩荣。 李爱平 摄 通讯:草原“95后”大学毕业生返乡记:找到“乡村振兴”更大舞台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10日电 题:草原“95后”大学毕业生返乡记:找到“乡村振兴”更大舞台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好的,我一会儿找找那份文件,忙完就去。” 24岁的大学毕业生赵彩荣在村委会办公室中,不时与驻村干部用方言交流、忙乎着,稚嫩气息尚未完全从脸上消褪。 赵彩荣此刻工作的地方是中国北方草原

text

开办养殖场的致富带头人捐款资助村民:甘为贫困户当“羊倌”

苏卫鹏决定通过山羊育肥带领村民致富。黎城县新闻中心供图 中新网太原5月9日电 题:开办养殖场的致富带头人捐款资助村民:甘为贫困户当“羊倌” 作者 刘小红 王建敏 “从今年开始,我计划每年拿出至少一万块钱,捐给我村的贫困户,以防我村贫困户返贫。”这是山西长治黎城县黄崖洞镇北陌村“羊倌”苏卫鹏捐款前发给该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孝荣的微信。近日,苏卫鹏在北陌村村委会大院进行了第一次捐款,为该村8户贫

text

湖南新田“雪中送炭”扶贫 乡村旧貌换新颜

风景秀丽的石甄源。 新田县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永州5月9日电 (蒋军君 肖亚湘)基础设施落后、房屋分散破旧、村民靠山而居……这是湖南省新田县龙泉镇石甄源村几年前的真实写照。2016年,新田县委办、县房产局工作队进村帮扶后,着眼“空心村”治理,通过“雪中送炭”式扶贫换旧颜、拓产业,当地百姓享受到了幸福生活。 走进石甄源村,村口笔直的水泥路通至家家户户,处处透露着整洁优美。说起村里的变化,今年

text

国贫县脱贫摘帽后不松劲 山西和顺使“硬办法”决战贫困

和顺县集中发展了肉牛、肉鸭、肉鸡等现代畜牧养殖项目26个,带动9000余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600元。 卢煜 摄 中新网晋中5月8日电 题:国贫县脱贫摘帽后不松劲 山西和顺使“硬办法”决战贫困 作者 李庭耀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该省东陲,太行之巅,山地、丘陵遍布。经过六年努力,和顺县在去年4月脱贫摘帽,全县贫困人口从2014年建档立卡的18088户49239人减到2019

text

青海果洛90余头牦牛被困黄河中心小岛成功获救

图为被困的90余头牦牛正在等待救援。青海省应急管理厅 中新网西宁5月8日电 (孙睿)据青海省应急管理厅8日消息称,地处三江源腹地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吉迈镇龙才村牧户的90余头牦牛被困黄河中心小岛,经过救援已全部获救。 据介绍,5月8日上午10点,达日县应急局接到吉迈镇龙才村驻村干部电话救援,声称一家牧户90多头牛及刚产下的6头小牛犊,被困距离县城40公里处的黄河中心小岛,请求救援。

text

通讯:内蒙古革命老区“精神脱贫”记:农民首次登上领奖台

村民拿到获奖证书。 李爱平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8日电 题:内蒙古革命老区“精神脱贫”记:农民首次登上领奖台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听到主持人宣读自己丈夫孟二毛的名字时,37岁的杨长秀从小板凳上站起,走向主席台,后面跟着她3岁的儿子孟博。 拿到丈夫的“好村长”获奖证书后,杨长秀与颁奖嘉宾合影,尽管她微笑着,但面部表情还是显得有些拘谨。 杨长秀替丈夫领到的“好村长奖。” 李爱平 摄

text

手机跟踪感染者,法国人真觉得“不香”吗?

5月5日,苹果公司上了推特法国的热搜榜,排在了总统马克龙、哈利波特之后,成为法国网友讨论的热点。这是因为,法国准备启动手机跟踪软件,追踪感染源阻止病毒蔓延。从热推下的议论也可以看得出来,大约有7成的留言支持手机追踪。这毕竟是最有效的方式。

text

脱贫人口收入不增反降:“摘帽子”不能急于“撤摊子”

5月1日,求是网刊发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全力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一文,文章指出,当前,有的地方脱贫摘帽后对脱贫攻坚的重视程度、工作力度明显减弱,有的资金投入增速下降,有的脱贫人口收入没有增长甚至下降,有的贫困村宣布退出后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实际不在岗,这种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换频道等现象必须纠正。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成就斐然,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

text

致富路上各显神通 内蒙古贫困旗县实现清零

从广袤草原到茫茫林海,从戈壁沙漠到万亩良田,在118.3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大地上,一项项脱贫政策精准落地,一个个致富产业蓬勃发展,一户户贫困家庭气象一新。在致富路上,内蒙古贫困旗县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农牧民靠勤劳的双手得收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赢脱贫攻坚战,内蒙古正在奏响奔小康的奋进曲,如今的内蒙古已经开始大变样。 日前,2020年脱贫攻坚战场传来捷报: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等2

text

打造生态农业旅游景区 “贫困村”变示范村

  跨越贫困“楠木桥”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家寨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楠木桥村村民坐在一起拉家常,话变化。 李 健摄 ▼通过村庄改造工程,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家寨乡楠木桥村如今已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新村。 李 健摄 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家寨乡楠木桥村昔日贫困落后,村民收入微薄,房屋破旧。 (资料照片) 楠木桥村村民在观看文艺节目。该村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每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升村民文化

text

服务家乡贡献青春力量 河南10名在校大学生获表彰

获得表彰的中水寨村的10名在校大学生 韩章云 摄 中新网焦作5月1日电 (记者 韩章云)全程活跃在乡村疫情防控第一线、帮助村企复工复产、组“豪华”补习团队为村里的中小学生辅导功课……近日,河南省武陟县嘉应观乡中水寨村的10名在校大学生,在“五四”青年节前夕获得了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秀大学生群体”荣誉称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与担当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text

探访甘肃陇南“秘境小镇”:春水碧如洗 更胜江南景

图为甘肃陇南市武都区裕河镇金丝猴觅食。(资料图) 闫姣 摄 中新网兰州4月30日电 (闫姣)外界有言,早知有陇南,何必下江南。殊不知,地处西北的甘肃陇南市,有着令“江南人”都艳羡的“江南风光”。 陇南市享誉“陇上江南”。4月底,中新网记者走访陇南市武都区的“秘境小镇”——裕河镇时看到,小镇地处深山,远离城市,谷深林密、土净水洁,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尤其“五一”假期来临之际,在裕河

text

吉林定向招录村医助力健康脱贫

30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吉林省定向招录乡村医生新闻发布会。 郭佳 摄 中新网长春4月30日电 (记者 郭佳)30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吉林省定向招录乡村医生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吉林省拟定向招录919名乡村医生,重点服务贫困县、贫困村以及边境县,确保农村基本医疗有保障。 吉林省卫健委依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起草了《吉林省定向招录乡村医生暂行办法》,经吉林省人民政府第15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