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湖北高校“订单式”消费扶贫架起农产品“出山桥”

向绍祥在打理李树园。 冯义 摄 中新网恩施5月26日电 (赵盛迷 董晓斌)“李子成熟后,会从田间直接送到武汉大学,不愁卖。”在湖北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白果树村,正打理着李树园的仁信生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绍祥26日自信满满地说道。 芭蕉侗族乡位于恩施市西南,系少数民族乡镇。近年来,武汉大学扶贫工作队依托产业优势,在该村发展了茶叶、黑猪养殖、林果3个特色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形式

text

河北山村土里种“金”:林下野菜吹起“脱贫风”

图为河北村民在林下种植野菜 郭颖晖 摄 中新网石家庄5月25日电 (肖光明 李洋)五月,青山环绕中的河北省涿鹿县宋家庄村,地里野菜嫩芽初起,村民们正忙绿采摘今年第一茬苦菜。 王建忠凭借多年的种植经验,已成为宋家庄村种植野菜的行家里手。靠种植野菜脱贫致富的他,谈起自己总结的“种植经”满脸自豪:“苦菜冒尖再盖草就能增加白根的长度。长长的白根,嫩嫩的叶子,品相好,就能卖个好价钱。这几天每斤能卖到

text

距离北京160公里,却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幸亏来了这些“大王”

2020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从2019年末开始,派出多路记者奔赴近20个省区40多个贫困村,用镜头记录脱贫攻坚最后一年间各贫困地区的真实状况,并于5月21日晚起连续三天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3集电视专题片《决战脱贫在今朝》。 22日晚,《决战脱贫在今朝》播出第二集《共同的事业》。 “他当

text

冯毅代表:军地携手助力革命老区打好脱贫攻坚战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题:冯毅代表:军地携手助力革命老区打好脱贫攻坚战 新华社记者贾启龙 湖南这片红色土地,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湖南省军区反哺革命老区,主动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军地协调优势,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5月20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冯毅就如何发挥军地协调优势,助力革命老区打好脱贫攻坚战,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湖南贫困县主

text

舍小家为大家:扶贫夫妻档的乡村战“疫”掠影

疫情防控期间,王伟带着孩子在村防疫卡点值守。 受访者供图 (抗疫最美家庭)舍小家为大家:扶贫夫妻档的乡村战“疫”掠影 中新网南阳5月21日电 (记者 韩章云)在“5·20”这个全民示爱的浪漫日子里,河南省唐河县驻村扶贫干部王伟和同是驻村扶贫干部的丈夫王海淼并无暇品味甜蜜,两人各自所在的村子相距近一个小时的车程,而两人共同的小家在县城。三地分居,这样的生活,在这个小家庭已持续两年多。 前不

text

青海玛多打造“支部+贫困户+企业”助力贫困牧民稳定增收

图为分红大会现场。 玛多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西宁5月21日电 (孙睿 玛多宣)“我家有7口人,这次分红得到了6562.5元,通过分红给我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来自黄河源头青海省玛多县黄河乡热曲村贫困户达格卓玛21日高兴地说。 玛多,藏语意思为“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是黄河上游第一个县城,人口稀少,海拔4000多米。玛多县地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是中华

text

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 湖南道县桥头镇用产业为扶贫“造血”

修建基础设施。永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新网永州5月21日电 (通讯员 彭丽霞 安月 记者 唐小晴)“我在这里打工,2000多块钱一个月,一年收入有三万块钱,政府分红每年还可以分到一千块钱。”正在道县桥头镇庄村的源生中药材合作社工作的熊义祥以前是贫困户,没有什么收入来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从镇政府介绍他来中药材合作社做事后,日子越过越好,2019年成功脱贫摘帽。 目前,在湘南永州市道县桥头镇

text

甘肃民警撰7万字“民情日志” 田间地头推“志智双扶”

图为甘肃陇南市公安局派驻武都区担任帮扶工作的民警,走村入户收集民情资料。 袁媛远 摄 中新网兰州5月21日电 (袁媛远)“我生于大山,长于大山,回到农村为父老乡亲办实事是我的愿望。”甘肃陇南市公安局民警张立冬,是派驻武都区的“第一书记”,曾先后在鱼龙镇孟家山村、坪垭藏族乡俄儿村任职。 2013年12月,张立冬来到孟家山村时,那里还是个深度贫困村。“随处可见烂泥路、危旧房,村民种土豆、麦子,

text

浙江选调生的基层锻炼实录:一本民情记录 一年一成长

淡梦晗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 奉化区委组织部提供 中新网宁波5月20日电(记者 林波 通讯员 严世君 印晨瑶)在去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溪一村之前,“95后”“选调生”范丽红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第一堂微党课是以“农村讲堂”的形式面向长辈们进行的,她忐忑了好几天,却发现朴实的村民对她这个刚来不久的“选调生”非常宽容友好,对她的党课内容也颇为认可。 这让她对基层工作增添了几分信心。 选调优秀大学

text

广西“70后”残疾夫妇靠养殖走上致富路

陆原荣和石金花正在投料喂鱼。 陈冬梅 摄 中新网来宾5月19日电 (陈冬梅)立夏时节,碧绿色的稻田环绕着美丽的村庄,沿着宽敞的水泥村道,笔者来到一座漂亮的两层小楼前——陆原荣和石金花的家。陆原荣和石金花正在喂鸡和打扫鸡舍。见到客人来,他们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儿,高兴地迎上来。 驻村第一书记雷敬阳(中)、村党支书陆世本(右)向陆原荣了解当前的产业发展情况。 陈冬梅 摄 陆原荣和石金花是在广西武

text

山西陵川县台北村:传承攻坚“接力棒”

山西陵川县台北村 传承攻坚“接力棒” 本报记者 翟天雪 梁 婧摄影报道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台北村的“90后”第一书记郭子涵(左三)继承父亲未完成的事业,投身扶贫第一线,带领全村巩固脱贫成果,建设美丽乡村。 台北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西南大山深处,因地处九仙台以北而得名。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谋生。虽然在2017年脱贫,但因为没有后续产业保障,依然有很大的返贫风

text

一只手撑起半边天!这位独臂女干部成了“全村人的希望”

五根指头快速在键盘上敲打,录入贫困户信息资料,单手整理脱贫攻坚材料,上山查看扶贫产业种植地情况…… 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沙营镇纸厂村,34岁的村委会副主任张兴燚,每天就靠着一只手有条不紊地做着这些工作。 因车祸失去右手的她,7年前还在因为自卑不敢出门见人,7年后,她已蜕变成为村里发展领头人。张兴燚说:“虽然失去了一只手,只要活着,肯去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27岁遭遇人生“滑铁卢

text

江西统一战线帮扶“莲乡”见闻:老区蝶变 恩情不忘

驻村第一书记程旺祥(右)与贫困户赖凤祥(左)在田间交流。 姜涛 摄 中新网江西广昌5月16日电 题:江西统一战线帮扶“莲乡”见闻:老区蝶变恩情不忘 中新网记者姜涛 初夏时节,江西省广昌县驿前镇姚西景区,曾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大莲池”里小荷尖角初露,当地农户忙碌的身影点缀在阡陌之间。 “凤祥哥,你干活还是要悠着点啊!”在田埂上,江西省委统战部驻驿前镇驿前村第一书记程旺祥老远就向正在

text

全国政协委员傅莉娟:全面开展村规民约法制审核

全国政协委员傅莉娟(左)接受媒体采访。 向一鹏 摄 中新网长沙5月16日电 题:全国政协委员傅莉娟:全面开展村规民约法制审核 作者 向一鹏 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赋予了村(居)民民主管理、决策及选举权利,是体现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司法厅副厅长傅莉娟指出,多年来村规民约因群众参与度不高、制订程序不规范、内容不合法等原因导致其执行效果不理想,建议全面开展村规民约法

text

山西残疾贫困户种葱致富:办法总比困难多

每天凌晨4点,山西长治黎城县程家山乡隆旺村的低保贫困户李忠红和他76岁的老母亲路俊兰就已经起床,准备下地。 黎城县新闻中心供图 中新网太原5月15日电 题:山西残疾贫困户种葱致富:办法总比困难多 作者 刘小红 王建敏 初夏至,每天凌晨4点,山西长治黎城县程家山乡隆旺村的低保贫困户李忠红和他76岁的老母亲路俊兰就已经起床,吃点简单的早饭过后,母子二人就开着三轮车前往葱秧地插秧。插秧这样的农

text

浙江一乡干部化身“剃头匠” 免费为留守老人理发

为留守老人理发 胡昌清 摄 中新网丽水5月15日电(记者 周禹龙 通讯员 胡昌清)林松苗,他是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家地乡留守老人口中的“剃头干部”。三年来,他已为该乡留守老人免费理发1000余人次。在理发过程中,林松苗还会和留守老人们拉拉家常,在服务老人的同时,也在心里画起了一张“民情地图”。 5月的一天,林松苗本应在家休息,但他一早就联系到景宁家地乡家地行政村村干部吴树根,让他通知

text

甘肃平川贫困户“逆袭”:住楼房 兴产业 告别“邋遢消沉”

近年来,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常崖村村民张玉荣,在政府帮扶下,发展养殖产业,住上新房子,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刘玉桃 摄 中新网兰州5月15日电 (记者 刘玉桃)“现在养20多只羊,一年挣1万多元钱,一直想扩大规模,院子太小了,正在想办法。”走进张玉荣家中,他正忙着喂羊,由于羊圈小,他被羊围在中间,挤得左右摇晃,他摸摸羊的头,脸上挂着微笑。 图为张玉荣正在喂羊。 刘玉桃 摄 家住甘肃省白银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