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外媒體和機構高度關注中國商品期貨市場波動,大多認為近期包括鐵礦石、螺紋鋼、棉花甚至雞蛋在內的商品期貨價格飆漲由投機資本催生,而中國政府出臺的監管新規對遏制投機有明顯效果,有利於中國大宗商品市場平穩發展。
中國4月8日開始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實施新稅制。早前,一份涵蓋1100多種商品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已正式對外公佈。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8日報道,新稅制推高了母嬰產品等一些頗受歡迎的進口商品價格,但部分家用電器和化妝品等商品的價格有望下降。
大宗商品市場失血不止,原油價格再度跌破30美元/桶,金屬價格也繼續保持在多年低位。而高盛則再次重申看多觀點,稱2016年將迎來商品“新牛市”。
“APP是大势所趋。前海定位‘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全球商品购物中心与前海定位一致,线下商城只能满足深圳市民的购物需求,推出线上APP可兼顾珠三角地区及省外商户的需求。”
如今,國人“掃貨”的方式正在不斷發生變化。據環球網援引日媒報道,日本President Online網站近日刊發日本媒體人中島惠署名文章《出境遊人數突破1億!瘋狂掃貨的中國人現在買什麼?》,文章稱,讓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議的是,中國遊客購入的商品中很多都是“Made in China”。
這個冬天對於大宗商品市場來說,可能格外寒冷。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需求不見起色的大背景下,供給端不斷承壓,行業生存競爭愈演愈烈。嚴重的供需失衡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企業虧損不斷擴大。更可怕的是,風險已擴散至資本市場,債務違約時有發生。
本輪大宗商品下跌行情,業界普遍擔憂會對7月31日在上海洋山保稅港區啟動的上海自貿區大宗商品現貨市場產生負面影響,而日前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保稅區管理局財政和金融服務處副處長曹豔文接受一財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個時間點,對於自貿試驗區大宗商品現貨市場而言,是個難得的好時機。
據稱,遊客特地赴日購物是因為他們認為“日本的商品和服務品質高”、“在日本比在本國買更便宜”、“日本能夠買到正品(非假貨)”。“正品便宜買”背後是安倍經濟學引起的日元貶
Amazon 在其商城中上線了一個新的版塊:Amazon’s 3D Printing Store。在這裡,Amazon 將出售 200 多種獨一無二的 3D 列印商品,包括玩具、時尚配飾、家居裝飾品等。
中央放行“滬港通”後,港交所開宗明義表示,下一步向商品期貨互聯互通(暫稱“商品通”)進發。首階段將於今年內引入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電解鋁、電解鋅、電解銅合約,以及推
港交所主席周松崗日前表示,先集中做好滬港通”,未來不排除與深交所或內地其他期貨交易所,商討類似互聯互通”的安排。據了解,除股票市場外,港交所下一步與內地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