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 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周二介紹了殖民火星的計劃。他在演講中提到了一些有趣的細節。美國媒體對此進行了整理。
馬斯克說,最開始幾次火星之行肯定風險很大,誰想成為第一個“火星人”,就要做好面對死亡的準備。現在他還希望能親眼看見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但如果將來有了很好的應對方案,他也許最終自己會去火星。
美國航天局2日宣佈,該機構科學任務委員會已批准美國的下一個火星探測任務——“洞察”號無人著陸探測器於2018年發射。這個探測器將幫助人們了解火星的內部結構。
任務從2015年8月29日開始,這些志願者完全生活在一個模擬火星環境的圓頂屋之下,沒有新鮮空氣、食物也沒有隱私。他們獲得的食物是定期配給的,而且非常有限。每兩個月他們才會獲得一次水的補給,而食物補給則是每四個月一次。
一個國際團隊在新一期美國《地質學》期刊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分析火星探測器拍攝的高清圖像後發現,火星上一個區域存在不少古老河床痕跡。這顯示數十億年前的火星氣候可能既溫暖又溼潤。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說,火星距離地球最遠達4億公里,2020年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3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第一次實施火星探測從未有過的,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
雖然有人說,NASA最輝煌的日子已成往事。但NASA每年依然能獲得193億美元的資金,那究竟還有什麼讓我們翹首以盼的計劃呢?小編綜合外媒報道,梳理了最近NASA約翰·肯尼迪航天中心和其他部門正在進行的七大雄心勃勃的項目。
據介紹,如果一切順利,這輛火星車將於2020年夏天發射,2021年2月抵達火星,然後於火星某處在古代可能適合微生物生存的地點著陸,開展火星生命跡象的搜尋工作,並收集火星土壤和岩石樣本,以供未來火星探測任務中的探測器帶回地球。
從2026年起,荷蘭“火星一號”( Mars One)公司計劃將每兩年把4名宇航員送往火星,從而逐漸在火星建立殖民地並擴大其規模。
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26日表示,2017年下半年,中國將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落月採樣並返回地球。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第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