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先後揭曉。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今年科學類諾貝爾獎得主的平均年齡已經超過70歲,其中“最年輕”的65歲,多數人超過72歲。
目前南極半島一些地區和最常出現極端天氣的南極其他溫暖地區企鵝數量已減少了80%。據估算,到本世紀末,大部分企鵝聚居地將不適於它們生存,企鵝數量將因此減少一半還多。
《自然》雜誌的特寫編輯理查德·莫納斯捷爾斯基說,這10位科學家凸顯了中國創新的廣度和對於創新的承諾,中國也會繼續朝著成為科學領域領導者的目標不斷推進。
據平壤媒體稱,朝鮮科學家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就是發明了不會宿醉的酒,這種酒的酒精含量高達30-40度,用當地的人參和黏米釀制。據說,這種酒的特殊配方不會使人宿醉。
引力波是一種聲音嗎?能不能實現科幻作品裏的應用?“帶走”3個太陽品質的引力波來了,要不要害怕?那麼費勁探測愛因斯坦一百年前預言的引力波,到底為什么?這項研究與中國的引力波探測工程“天琴計劃”有何異同?
新發現不僅填補了廣義相對論實驗驗證中最後一塊缺失的拼圖,讓現代物理學的根基更加堅實,也意味著科學家抓住了揭開宇宙奧秘的“鑰匙”,有助於了解宇宙的起源和運行機制。
美國科學家11日宣佈第一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實驗驗證中最後一塊缺失的“拼圖”,它的發現是物理學界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
1947年,當冷戰的陰影逐漸籠罩世界,《原子彈科學家公告》宣布設置一座象徵性的“末日之鐘”,幷將時間設在11:53分,標示出世界受核武威脅的程度:指針越接近午夜零時,人類因核戰爆發而毀滅的可能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