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李克強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19日下午在紐約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雙方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廣泛、深入交換了意見。

text

外媒稱全球貿易放緩沖擊中國港口 吞吐量嚴重過剩

2013年,中國港口的多余吞吐能力相當於5000萬個20英尺(約合6米)集裝箱,超過日本、俄羅斯和韓國等地港口吞吐量的總和。

text

亞太日報觀察| 應對朝核問題:需要制裁亦需對話

制裁一輪比一輪狠,朝鮮一次比一次倔。朝核問題陷入“核試—制裁—再核試—再制裁”的惡性循環,制裁真的是解決朝核問題的出路嗎?

text

李克強抵美出席聯大 推動可持續發展 聚焦難民、氣候變化

應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當地時間18日下午乘專機抵達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出席第71屆聯合國大會系列高級別會議。李克強總理夫人程虹同機抵達。

text

又出問題了!美國停飛10架F-35

美國空軍16日說,已停飛10架最新型的F-35A聯合攻擊戰鬥機,原因是冷卻管絕緣層出現品質問題。

text

歐盟峰會為多重危機開“藥方”

為期一天的歐盟非正式峰會16日晚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落下帷幕。與會領導人“把脈會診”歐盟當前頑疾纏身的現狀,為今後半年的治理與改革開出“藥方”,以更好地應對英國“脫歐”、難民危機、恐怖主義和復蘇乏力等多重挑戰,重建人們對歐盟的信心。

text

潘基文自評得失 對“戀權”領導人失望

今年年底將卸任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日前接受媒體采訪,總結自己將近10年的聯合國秘書長工作,自認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可持續發展和推進性別平等方面取得滿意成績,但在終止敘利亞危機和應對維和部隊性侵醜聞方面感到遺憾。

text

境外媒體:越總理訪華淡化南海問題 中越關系迅速回暖

中國社科院東南亞問題專家許利平表示,南海問題現在正呈降溫迹象,阮春福訪華將起到穩定器的作用。

text

香港衛生署調查:四成市民精神健康狀況欠佳

香港衛生署一項調查顯示,四成受訪香港市民未能保持良好精神健康狀態。衛生署呼籲市民多參與有助提升心理健康的日常活動,並加強認識精神健康問題症狀。

text

屢陷“健康門”,希拉里尚能選否?

徒手開罐頭以回應健康質疑、劇烈咳嗽兩分鐘自稱是對競爭對手“過敏”、用腦震蕩後“不記得了”涉險通過聯邦調查局“郵件門”問詢……年近七旬的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裡·克林頓的健康問題一直備受外界關注。

text

回應“爆粗口” 杜特爾特怪上媒體?

菲律賓總統羅德裏戈·杜特爾特9日談及這些天鬧得沸沸揚揚的“爆粗口”風波,辯解稱自己從未咒罵過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直指“媒體曲解了他的話”。

text

亞太日報觀察| 應對朝鮮核爆 中國需定心神

坦率而言,由於朝鮮別有用心的滋事與韓國半推半就的從美,反對核彈與反對“薩德”,似乎形成了某種曖昧的兩難局面,但是越是這個時候,中國越要保持自己的節奏,越要堅持自己的原則,而不是被兩個不安分鄰國的機心所裹挾。

text

國際觀察| 朝鮮核試驗加劇東北亞緊張

觀察人士認為,面對朝鮮半島當前的複雜形勢,各方應從維護東北亞地區和平穩定的大局出發,保持冷靜,避免採取任何惡化局勢的行動,堅持通過對話與協商解決問題。

text

外媒:東盟淡化南海問題 避免觸怒中國

其他一些國家似乎提到了南海問題,但並沒有引發具體的討論。相關人士表示,“菲律賓自己都沒有強烈主張批評中國,因此其他國家也就失去了動力”。

text

菲總統東亞峰會隻字未提南海,而就人權問題直接“打臉”美國

8日下午在老撾首都萬象舉行的第十一屆東亞峰會上,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隻字未提南海問題,而就人權問題直接"打臉"美國。他說,美國無視自己曾經侵略別國的歷史,反倒對菲律賓人權問題橫加指責。

text

外媒:中國東盟對話順暢 外交熱線將盡快開通

有官員說,東南亞國家領導人與中國總理李克強之間的會談十分順利,並沒有因最近海牙國際仲裁庭的裁決而氣氛緊張。

text

日媒:日本加強對菲律賓海巡支援 擔憂中菲開啓對話

日菲兩國政府期待通過提供航行距離較長、抗惡劣天氣能力強的大型巡邏船加強對華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