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港媒:國新辦原主任炮轟南海仲裁庭“拿大錢辦髒事”

海洋爭端解決國際法研討會”15日和16日在香港舉行,不少專家學者認爲南海仲裁案違反了《聯合國海洋公約》,仲裁庭並無權審判涉及主權問題的海洋爭端。

text

玩“圍魏救趙”把戲!日本插手南海 欲減輕“東海壓力”

中國專家指出,日本近期積極插手南海問題,目的之一是減輕其在東海、尤其是釣魚島問題上面臨的壓力。只是,日方這麼做很難如願。如果日本真想改善中日關係,就不要在兩國間製造新的分歧。

text

日本插手南海 欲減輕“東海壓力”

清華大學主辦的第五屆世界和平論壇16日至17日在北京舉行。與會中國專家指出,日本近期積極插手南海問題,目的之一是減輕其在東海、尤其是釣魚島問題上面臨的壓力。只是,日方這麼做很難如願。如果日本真想改善中日關係,就不要在兩國間製造新的分歧。

text

鄭永年:法律無法解決南海爭端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18日舉行的南海問題與區域合作發展高端智庫國際研討會上表示,南海問題是當代地緣政治的產物,法律無法有效解決國際爭端。

text

日本在南海打了多少“小算盤”?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12日公佈了所謂的“最終裁決”,這是非法且無效的。中國不接受、不承認這一所謂裁決。作為與南海爭議無關的域外國家,日本一直在南海問題上刷“存在感”,四處煽風點火,渲染緊張氣氛。日本口口聲聲說要改善日中關係,卻又四處渲染“中國威脅”,其兩面性堪稱國際政治上的“奇葩”。

text

外媒稱亞歐峰會悄悄繞開南海問題:中國贏得交鋒

中國代表團在首腦會議前就警告說,不接受在多邊場合討論涉及主權爭議的話題,中國只准備與相關國家進行雙邊會談。

text

算筆經濟賬,土耳其為啥亂?

政治學家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是政治問題,經濟學家認為所有的問題根源都是經濟問題。當所有人都在想方設法討論土耳其軍方和政府究竟有什麽矛盾時,我們來給土耳其“算算賬”。看看從經濟上來講,土耳其有什麽解不開的難題?以及經過這次政變,他的未來會走向何方?

text

菲律賓2600萬歐“包養”仲裁庭 讓美國出律師費

初步核算,三年來仲裁案大概費用開支約為2600多萬歐元,約占2015年菲律賓財政預算的兩千分之一。這也意味著,臨時仲裁庭完全由菲律賓“包養”。

text

日媒關注李克強與安倍會談

日媒稱,在海牙仲裁庭就南海問題作出否定中國主張裁決的影響持續的背景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5日在出訪地蒙古國舉行了會談。

text

日媒關注李克強與安倍會談

雖然會談只進行了約30分鍾,但雙方能有一個意見直接交鋒的機會,還是很有意義的。

text

李克強出席第十一屆亞歐首腦會議非正式會議併發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16日上午在烏蘭巴托出席第十一屆亞歐首腦會議非正式會議,就國際和地區問題同與會領導人交換意見。

text

鳩山由紀夫:外部施壓無益解決南海問題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16日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說,南海問題應該由當事方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不應該從外部施加壓力要求中國和菲律賓接受仲裁結果。

text

麥肯錫:發達國家七成家庭近十年收入縮水

從英國脫歐到特朗普崛起,所有這些其實都在發出一個相同的信號,即主流民意正在感覺到憤怒,希望看到改變。

text

日本天皇為何計劃提前退位?

日本明仁天皇準備提前退位。有分析認為,天皇本人的健康問題和未來的立儲問題是其背後原因。

text

綜述:外國專家學者揭露南海仲裁案背後政治目的

就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的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多國專家學者認為,南海仲裁案背後是美國為達到其政治目的對仲裁程序的濫用,外部勢力的介入只會使地區問題複雜化,解決南海爭端的最好選擇是雙邊對話與談判。

text

梁振英:求同存異 解決社會矛盾

梁振英當天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回答議員提問時表示,社會矛盾客觀存在,政府必須依法辦事,按照基本法和香港法律處理問題。

text

歐盟下周開會討論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7月1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北京表示,為應對產能過剩問題,將設置中歐鋼鐵工作組對數據進行確認和檢測,同時歐盟將在7月20日開會討論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