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銀行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在業績報告中指出,今天,我們正面對充滿挑戰的宏觀經濟環境,而中國內地增長步伐放緩,是由於正逐步走向消費及服務型經濟。
上周,經過長達30小時的“馬拉松”式談判,歐盟與英國達成協議,同意英國在歐盟享有“特殊地位”。尽管這份歐盟“挽留”協議讓首相卡梅倫感到滿意,但最后還是要在6月23日全民公投結束后,才能作出決定。
有香港“股神”之稱的信報創辦人之一、首席顧問曹志明(曹仁超)21日去世,享年68歲。曹仁超是香港著名草根投資人、傳媒人,因投資“40年增值4萬倍”被外界贈“香港股神”之名。
2月26日上午9:30,在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四層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出席記者會並回答記者關心的問題。包括以下問題:
據美國網站 WWD 報道,雖然金額相比政府總計4900億港幣的預算顯得微不足道,但是時尚産業與電影,藝術和體育一起,被香港區政府看做是值得投資的行業,顯示了時尚産業在香港的潛力。
世界目光聚焦未來兩天將在上海登場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作為9月G20杭州峰會的“風向標”,與會的財長和央行行長們將就全球經濟形勢、“強勁、可持續、平衡的增長框架”、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國際金融架構等議題展開討論。
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於26日和27日在上海舉行。在全球經濟復蘇疲軟和金融市場動蕩加劇的背景下,這次會議備受關注,與會者將商討如何推動全球經濟增長、控制風險。
真正引發亞洲價值觀爭論的並非是其經濟學意義上的解釋能力,而是東西方之間的政治衝突。當學者們在為東亞地區的經濟發展尋求文化解釋的同時,這一地區的學者和政治領袖面臨一個更大的問題,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為東亞地區尋求文化和政治上的定位。經濟發展方面的成就給東亞地區帶來了自信。
25日,香港主要報章發表社論,均對財政預算案給予積極評價,稱本次預算案全面照顧民生,并回應當前香港經濟面臨的多項挑戰,有利於香港的長遠發展;不過港府也須防未來香港要面對的赤字威脅,提高警惕。
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即將於26-27日在上海舉行,從各參會方會前表態看,如何協同應對匯率波動,尋找穩定經濟增長良策成為會議焦點,另外會議東道主中國的經濟運行狀況受到各方關注。
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本月初正式簽署協議。分析人士稱,一旦協議獲得各國國會批準并正式生效后,越南服裝業有望成為大贏家,TPP在促進越南出口與經濟增長的同時還將帶動越南承接中國產業轉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4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世界銀行行長金墉。李克強表示,在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出現下滑、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有好,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我們將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24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2016至2017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社會各界對此表示歡迎,認為這份預算案在提振經濟、開拓市場、扶老安弱等方面全面務實地響應了當前香港經濟面臨的環境,通過中短期措施紓緩了市民面臨的壓力,也提出了長遠規劃推動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