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大行透視:12月料加息 債市面對危與機

國聯儲局在9月的議息會議中表示,現在美國的勞動市場繼續走強,且經濟活動比今年上半年步伐加速,上調利率的理由已經增強,但聯儲局希望等待更多的經濟數據再作決定。市場認為雖然今次沒有加息,10年期美國國債息率有所回落,但仍然在7月至8月的橫行區間之上,加上這聲明明顯地比之前的更鷹派,12月份加息的機會進一步增加至61%。

text

中國富人投資歐債 歐洲銀行過去一個月自亞洲融資近140億美元

據彭博社報導,受人民幣走弱影響,中國富人急於分散投資風險,開始轉向歐洲的債券市場。由於中國投資者助力,僅過去一個月,歐洲從亞洲獲得了大約了140億美元融資。全球基金經理警告這可能為下次經濟危機埋下伏筆。

text

英媒:人民幣即將"入籃" 海外央行增持需求漸增

英媒稱,星展集團8日發表報告稱,人民幣下月將正式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的籃子貨幣,海外央行增持人民幣作為其官方外匯儲備的需求將會逐步增加,預計三年後人民幣占全球外匯儲備比重將上升至4%,與日元占比相若。

text

英媒:人民幣即將"入籃" 海外央行增持需求漸增

人民幣將於10月1日起正式正式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的籃子貨幣“入籃”。數據顯示,外國央行可能已開始增持人民幣資產。

text

香港舉辦"一帶一路"峰會 聚焦投融資及絲路債券

由國際資本市場協會及大公國際信用評級集團(大公)聯合主辦的“一帶一路峰會——投融資與絲路債券”8日在港召開。與會專家表示,“一帶一路”市場潛力巨大,發行絲路債券可作為一種創新信用消費模式,構建“一帶一路”經濟驅動力。

text

FT:歐洲央行將為“無債可買”發愁

歐洲央行(ECB)有爭議的政府債券購買計畫越過了1萬億歐元關口,這給政策制定者帶來壓力,要求他們本周在法蘭克福開會時應對可購債券稀缺的問題。

text

G20峰會前夕 世界銀行在中國首發SDR計價債券

在G20杭州峰會召開前,由世界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發行的首個以人民幣結算的特別提款權(SDR)債券8月31日正式亮相,並將在9月5日正式上市流通。

text

世行在華發行46.6億元SDR計價債券“木蘭債”

31日,世界銀行首期特別提款權(SDR)計價債券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起名為“木蘭債”。此次“木蘭債”發行規模為5億SDR,約合人民幣46.6億元。

text

藥不能停 歐洲央行研報力撐QE影響

上周全球央行年會沒打算叫停刺激,下周歐洲央行會議也可能將寬鬆走到底。歐洲央行新近研究報告稱,美聯儲的經驗顯示,QE等超常規貨幣政策能成功影響債券收益率的市場預期,有助於創造有利的長期融資環境。

text

波蘭在華發行30億"熊貓債券"

中國人民銀行發佈消息顯示,波蘭共和國25日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3年期人民幣主權債券30億元。這筆債券是波蘭首次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國債,也是歐洲首個主權國家進入中國市場發行的“熊貓債”。

text

受綜合因素影響 澳各大銀行債券發行量增加

近期澳大利亞各大銀行債券發放量增加,其境內銀行融資增速達到近7年以來的新高。

text

世行將首發20億SDR債券:詳解你不知道的亮點

去年以來,中國央行行長長周小川始終強調要積極擴大SDR(特別提款權)的使用,包括發展SDR計值的資產市場。轉眼間,世界銀行(世行)便於8月12日確認,中國央行已經批准其作為首家國際機構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SDR計價債券。

text

微軟為買領英舉債197.5億美元,穆迪給了它負面展望

北京時間8月2日,微軟(Microsoft)為了給收購領英(LinkedIn)籌集資金,發售了197.5億美元債券,成就了迄今為止規模第五大的債券交易。這批債券價格低於預期,其中40億美元的10年期債券定價比最初指導價低約5個基點。收益率約為2.4%。

text

FT:香港失去“中國門戶”地位?

作為地處大國邊緣的彈丸之地,香港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與其規模並不相稱的極大作用。150多年來——其中多數時間裏香港是隸屬大英帝國的一個轉口港——這座商港充當著西方進入中國的通道,同時也是一座商品與服務交換、思想交流的港口。

text

中國將發SDR計價債券 IMF獨家解疑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下稱“工銀亞洲”)確認將在中國發行特別提款權籃子(SDR)計價債券,並由國內機構評級。

text

發行SDR債券:推動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

彭博最新消息顯示,知情人士稱世界銀行計畫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至多5億SDR計價債券。該人士表示世界銀行計畫發行的可能是3年期SDR債券,發行時間或在8月,早於9月的G20會議。

text

全球再現債券違約潮 低利率成救命稻草

國際清算銀行(BIS)近期發出強烈預警——全球正長期面臨“三元風險”,即生產率增速低、全球債務水準處於歷史高位、政策迴旋空間窄。話音剛落,便有外媒數據指出,2016年上半年,全球企業債違約數量超過100起,同比增長50%,為金融危機以來最高增長水準,違約債務總規模已經達到1540億美元。此外,中國東北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東北特鋼)的違約事件影響惡劣,也受到國內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