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續兩日振幅加大,26日中間價大幅反彈上行141個基點。隨著本周公佈的最新美國數據並未給美元帶來支撐,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的炒作有所降溫。與此同時,英國退歐也成為外匯市場的重大風險之一。鑒於各種國際因素影響,進入5月份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整體波動幅度加大。
維持現狀,這或許是英國政府希望在6月23日歐盟會籍公投看到的結果,但退歐風險解除之後的金融市場釋壓反彈,可能也會為英國政府帶來短期的經濟政策挑戰。
七國集團(G7)峰會即將於5月26~27日召開。本次會議前夕,平靜許久的外匯市場再起波瀾.。美元重拾升勢,人民幣中間價在5月25日的下調幅度再創新低,前兩天在日本仙臺閉幕的G7財長會議也反映了美日對匯率的分歧不斷加大。此外,“英國退歐”的潛在影響仍讓全球市場揪心。
為期兩天的七國集團(G7)峰會26日將在日本三重縣伊勢志摩召開,全球經濟發展、地區局勢、反恐問題可能成為領導人討論的話題。日本方面稱,希望這次會議顯示七國集團的團結和領導力。
5月2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693,較前一交易日大跌225個基點,逼近6.57整數關口,創2011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相比前一個交易日北京時間16:30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盤價6.5567下調126個基點。
場“口水戰”上週末在日本宮城縣的仙臺市上演。基於不同的匯率政策態度,日本和美國財金首腦上週末在七國集團(G7)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展開交鋒。
美元走強,人民幣會怎麼走?這是一個專家無法達成一致的問題。 根據彭博的調查,20名受訪策略師和交易員對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今年的表現預期相差甚遠,從上漲5.6%至下跌12%。
近期人民幣兌日圓和馬來西亞令吉的匯率已經分別下降了11%和7.4%,而相對港幣則相對穩定,這讓一些內地血拼客重回香港,“或許有助于零售業獲得底部支撐”。
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波動明顯加劇。4月29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上調365個基點,創逾十年最大漲幅;5月3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再漲24個基點,刷新去年12月15日以來新高。就在市場以為人民幣將延續強勢時,5月4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卻大幅下調378個基點,創去年8月匯改以來的最大跌幅。
據《證券日報》報道,5月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565,較上一個交易日上漲24個基點,創下今年以來新高。在岸人民幣匯率也隨著中間價略有升幅,截至記者發稿前,在岸人民幣匯率報6.4770,較上一個交易日小幅上調21個基點。不過,離岸人民幣匯率略有下跌,並跌破6.48關口,報6.4847,較上一個交易日下跌33個基點,兩岸匯差為60個基點。
新加坡金管局(MAS)4月14日發佈消息稱,設定新元名義有效匯率(NEER)區間斜率為零,該政策從2016年4月14日開始。“這項政策並非旨在讓本幣貶值,只是取消之前新元NEER政策區間溫和逐步升值的路徑。”新加坡金管局表示。
阿根廷前總統克裏斯蒂娜13日在聯邦法院就前政府“涉嫌低價出售美元期貨合約”一案,接受主審法官的司法問詢。根據法院文件,去年下半年,阿根廷前政府以“低於市價”拋售美元期貨合約,導致國庫遭受近700億比索(約合48.7億美元)虧損,聯邦法官為此以“涉嫌行政欺詐”傳喚前總統克裏斯蒂娜在內的8名前政府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