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7日2:00,美聯儲公佈了6月14-15日的會議紀要,顯示大多數的與會者即使存在意見分歧,認為若無發生重大市場衝擊,美聯儲會繼續加息,但並未給出具體加息時點。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6日公佈的6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國就業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同時英國“脫歐”公投等國際因素也加大了經濟的不確定性,因此美聯儲決定在6月14日至15日的貨幣政策例會上暫不加息。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決策層官員、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達德利5日說,考慮到目前的低通脹和英國“脫歐”公投等不確定性因素,美聯儲對加息可以多些“耐心”。
距英國脫歐公投已過去數日,但該事件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仍在持續。週一歐美股市收跌,歐洲銀行股兩日來跌幅創下史上最大。而此時,由歐洲央行舉辦的中央銀行論壇正在葡萄牙里斯本召開。不過,兩大重要人物——美聯儲主席耶倫與英國央行行長卡尼卻臨時缺席,這不免又令外界猜測紛紛。
據彭博,韓國總統府今天在電郵聲明中稱,該國計畫出臺逾20萬億韓元的財政刺激方案,其中包括約10萬億韓元的追加預算。財政刺激資金將用於支持就業、增長(面臨英國脫歐帶來的下行風險)和公司重組。
當地時間本週四美聯儲公佈首批壓力測試結果,參加聯儲年度“大考”的美國大銀行均達到或高於聯儲的最低資本要求。這是英國退歐公投結果出爐前華爾街分析師最關注的事件。在下周第二批測試結果公佈後,這些大行就將得知,其利潤返還投資者的計劃是否得到美聯儲批准。
23日,耶倫在眾議院聽證會上的證詞與上日相同。問答環節上,她稱提振股市並非美聯儲職責;近期新增就業人數疲軟,應該只是暫時現象;美國經濟的諸多方面在改善,如消費者支出顯著增加。耶倫未就和Trump相關的黨派問題置評。
15日,CNBC資深財經記者Steve Liesman在耶倫新聞發佈會後表示,“我認為第一個加息週期已經結束。耶倫今天的回應,以及加息週期內發生的事件,已經非常深刻。這是我所見過的,美聯儲對政策效果和經濟前景‘最接近投降’的時刻。”
這個6月,全球各大央行異常忙碌。6月16日,備受關注的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終以鴿派收場,市場對於美聯儲年內加息的預期再次跌入穀底;日本央行昨日同樣選擇按兵不動,日元大漲橫掃全球匯市;“英國脫歐”最讓全球央媽揪心,種種跡象表明市場並未對英國脫歐做出充分準備,倘若黑天鵝事件發生,更大的金融風暴恐接連而至。
美聯儲向市場發出強烈信號,17位官員利率預測中位值仍顯示年內可能有兩次加息,有六名成員預期年內僅一次加息。同時,市場目前預測,年內僅加息一次的概率甚至不到50%。
隨著標普500指數距歷史高點僅咫尺之遙,高盛警告投資者稱,美聯儲主席耶倫可能會限制投資者收益。高盛首席信貸策略師Charles Himmelberg表示,美聯儲在鷹派和鴿派立場之間的轉換,一直深受金融環境波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