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前,在烏克蘭面臨發展困境的時刻,如果它能夠作出更加平衡的選擇,而不是走向“街頭革命”、一味向西的激進方向,如果它更願埋頭拉車、深耕改革,而不是幻想借助外力實現發達,也許,它早已春暖花開。
美國總統“認錯”殊為不易。然而,需要看到,雖然奧巴馬承認美國在軍事介入利比亞後的“規劃”方面犯下大錯,但仍堅持軍事介入行動本身沒有問題,是“正確之舉”。
11日,七國集團(G7)外長會發表了一份涉南海特別文件,再一次由域外國家推動南海軍事化波瀾。這份文件就南海局勢未點名地聲明:“我們強烈反對任何可能會改變現狀及增加緊張的威脅性的、強迫性的或挑釁性的單邊行動。”
在亞太地區,日本等少數別有用心的國家上躥下跳,時不時就挑起事端,攪亂地區局勢。專家普遍認為,這背後與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脫不開幹系。
越南第十三屆國會第十一次會議7日在首都河內召開全體會議,選舉阮春福為政府總理。此前,陳大光已於2日當選新一任越南國家主席,阮氏金銀3月31日被選為國會主席和國家選舉委員會主席。
歐盟委員會6日決定,著手修訂以《都柏林協定》為核心內容的難民庇護政策,以減輕希臘、意大利等“前線國家”的難民潮壓力。專家認為,儘管這是歐盟直面政策漏洞的積極改革方向,但歐盟內部分歧較難調和,決策程序繁複,落實效力恐要打折扣。
不少媒體5日開始炒作緬甸前總統吳登盛出家一事,以幾張吳登盛剃度的照片為由頭,展開聯想,甚至把政治與宗教相關聯,浮想聯翩。其實,在東南亞一些信奉佛教的國家,出家很尋常,可以是生活中某一個階段的修行,而不一定是對現實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