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中美合作正在由貿易為主向貿易投資並重轉變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6日在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吹風會上說,中方認為,中美合作正在由貿易為主向貿易投資並重轉變。

text

中資企業雇了9萬美國人!並購卻遭美“安全審查”

在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首日的經濟軌道對話中,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中國企業赴美並購安全審查,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中的“替代國”條款到期問題成為雙方談判三大焦點。

text

中美氣候合作探索綠色金融模式 今年重點推巴黎協定生效

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氣候變化問題特別聯合會議6日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國務委員楊潔篪同美國總統奧巴馬特別代表國務卿克裏、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共同主持會議。

text

外媒:中國人工成本激增 越來越多日企遷至越南

英媒稱,日本的最大航運公司正在越南投資12億美元擴建一個集裝箱碼頭,認定製造活動將從中國轉向東南亞。

text

國務院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專項督查取得階段性進展

隨著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9部門負責人帶隊的9個督查組近日完成對18個省(區、市)的實地督查工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行政學院、全國工商聯和新華社完成第三方評估和專題調研的實地調研工作,國務院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專項督查取得階段性進展。

text

英媒:中國年輕人消費領域"很有趣" 投資機遇良好

隨著中國經濟減速,外界擔憂創業公司的融資來源會枯涸。方愛之的言論表明投資者仍看好中國的機會。

text

綜述:PMI好於預期令海外繼續看多中國

最新公佈的5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好於預期。國際投資機構普遍認為,儘管影響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但中國經濟維持平穩運行,政策支持以及結構性改革的積極效應得到印證。

text

美媒:日本動漫風靡中國 "二次元"市場已達2500億

蕾·楊說:“日本動漫不同於兒童動畫片。它們基於現實生活,但以非常有趣的方式制作出來。”其受歡迎程度吸引了投資者的關注,包括中國網絡巨頭阿裏巴巴公司和騰訊公司。

text

日媒:馬來半島高鐵計劃再現"中日對決" 中國又占優勢

日媒稱,圍繞馬來半島高鐵計劃,致力于新幹線技術出口的日本和希望在東南亞一帶拓展鐵路網的中國再次展開一對一的爭奪。在去年的印尼高鐵訂單爭奪戰中落敗的日本將面臨背水一戰。

text

十年來首次 中國失去世界第二大債權國寶座被德國超越

彭博報道,據日本財務省數據,中國的海外資產淨值在2015年年底降至1.6萬億美元,失去了全球第二大債權國排名,因中國政府耗費鉅資支持疲軟的人民幣;而德國則升至1.62萬美元,取代了中國排名。日本則維持了自1991年來就一直把持著的全球最大債權國地位,去年年底海外淨資產規模達到2.82萬億美元。這一轉變說明去年中國經濟的波動引發的全球性影響。

text

滴滴出行創始人:努力改變未來汽車擁有的方式

在貴陽召開的“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上,剛剛獲得蘋果公司10億美元投資的滴滴出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程維表示,將努力改變未來汽車擁有的方式。

text

外媒:美欲借戰略對話要求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

外媒稱,一位美國財政部高官24日說,奧巴馬政府官員將在6月初舉行的雙邊對話中敦促中方采取措施改善中國的商業和投資環境。

text

英媒:中國邀外國參與"一帶一路" 把投資留在國內

英媒稱,北京方面鼓勵外國企業跟中國承包商共同投資於第三國。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之際,這一戰略可能有助於把製造業就業崗位和投資留在中國。

text

外媒:中國富人海外購房潮 未來十年將爆炸式增長

法媒稱,為了能使自己在加拿大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一位華裔留學生近日豪擲2100萬歐元(約合1.5億元人民幣)在溫哥華購入一處豪宅,創下今年當地最高的成交價。此舉也引發中國社交網路的熱議。

text

香港外匯基金一季度投資收益241億港元

香港金融管理局23日公佈,由於債券回報有所上升,今年第一季度外匯基金錄得投資收益241億港元,比上季度上升約15%,同比上升近兩倍。這是外匯基金連續兩個季度錄得收益。

text

澳媒稱澳民眾不太擔心中國投資:哪國的錢不重要

澳大利亞人更偏向於外國投資者獲得較低的股權份額。其次是外國投資者所要求獲得的租期。較短的租期比較長的租期更受澳大利亞人歡迎。

text

多部委釋放權威聲音 中國經濟“穩中有進”格局未變

中國經濟進入二季度發展形勢如何?存在哪些困難和挑戰?未來該如何調控?近期,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工信部、商務部、人社部、國家統計局、國資委等多家部委接連發佈權威資訊,指出我國經濟穩中有進的格局沒有改變,前4個月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積極變化不斷累積,主要經濟指標符合預期。同時,多家部委就相關領域的宏觀經濟改革以及調控政策進行解讀,為下一階段宏觀經濟各領域的工作安排定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