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踏青是传统项目之一。江南田埂边悄悄长出的马兰头是踏青时候的意外收获,随身带一把小小的尖头剪刀或者铲子,一挖一挑,就是一朵新鲜马兰头,回去仔细洗净了泥土,不管是和豆腐干一起凉拌,还是清炒,都是最清新的春味。如今的马兰头早已经实现了人工种植,买到手里的绿叶子干净又整齐,为喜欢这一口的人简化了不少麻烦。凉拌马兰头香干原料:新鲜马兰头、香干、生抽、麻油、糖、盐做法:1、新鲜马兰头洗净,香干洗净,
现代快报讯(特派记者 王卫 是钟寅 / 文 张浩然 / 摄)3 月 29 日,武汉雷神山医院举行首批外省医疗队集中撤离仪式,他们将于近日陆续返程。维保工人苏首站在草坪上,看着欢庆的医护人员,脸上也露出微笑。对他来说,医疗队员陆续撤离,也意味着医院的维保工作进入倒计时。 火神山、雷神山,这两座在武汉抗疫保卫战中立下赫赫功勋的医院,将被历史铭记。 数千名医护人员在这里救死扶伤,也将被人们铭记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31日电(付玉梅)“除了停工停学,一些娱乐场所关闭以外,整体感觉挺正常的,生活也没受什么影响。”身处英国疫情之中,谈及目前的生活状态,中新经纬记者访谈的两名英国华商都不约而同地给出上述回答。 因“群体免疫”而频登中国社交媒体热搜榜的英国,近日又因王子、首相相继感染而被关注。不过,华商们表示,英国目前的社会并没有失控,民众也比较自觉。“可能也和‘群体免疫’的信号有关,这么说
饭馆复业,公筷摆上了吗 关末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开门迎客的饭馆多了起来。急着下馆子之余,倒不妨先问一句:公筷摆上了吗? 当下,为保证健康安全,人们口罩常戴、经常洗手,餐厅坚持进门测温、隔位就座等。但在公筷问题上,可就没这么严之又严、慎之又慎了。尽管各地大力倡议,但有调查发现,公筷使用率仍然偏低。有的餐厅设了公筷,但使用者寥寥;还有的是连摆都没摆。饭馆如此,更加亲密的家庭用餐情况也就可以想
呼吸机成为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期间的关键医疗物资。而全球最大呼吸机生产厂家之一、德国德尔格沃克(Drägerwerk)公司近日警告,尽管正扩大至四倍产能,仍面临供不应求。
战疫故事丨基层片警“杨妈”与3名90后护士的“警医联盟” 【武汉战疫·一线见闻】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季春红 蔡琳 “杨警官,能不能帮帮我”。3月4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公安分局神龙派出所民警杨宇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打来电话的是武汉市中医医院医生段海萍。 当时的段海萍正在抗疫一线抢救病人,然而家中92岁的老父亲让她放心不下。杨宇了解得知,段海萍父亲患有前列腺增生,需要定期更换尿管,
嘘,让它们好好跟春天“约个会” 一大早,“浙宁渔休66026”休闲渔船的船老大尤伟德便开着船出门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近海岛游生意并不是太好,搭船游玩的乘客也少了大半。 那早早出门的他究竟是干什么去呢? 这时,只见“浙宁渔休66026”行驶在有着“海上千岛湖”之称的浙江省宁波市宁海湾,缓缓来到一座海岛前。 远远地,尤伟德并没有让船只靠近,环着岛慢行了起来。 “看!那棵树‘长
近日,26岁的英国利兹大学中国留学生吴芃,在英国火了!他的推特受到英国卫生部门和众多民众的关注和称赞,英国下议院议员、地方议会议长等都被他“圈粉”,还有人发起“PengForPM(吴芃当首相)”话题,每天催他更新。最近,他也上了国内微博热搜。他到底做了什么?以下是吴芃的口述—— 我是在3月5日,英国卫生部官方推特发布信息说英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115例时,开始做相关图表的。当时,官方发
亚太日报编译 如一据《雅虎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家杂货店内,有人拍到一位顾客去购物时把“社交距离”玩出新花样,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3月23日,英国赫恩湾一名女子去超市购物,虽然是一趟普通的行程,但却令人难以置信。视频中,这名女子整个人身在一个巨大的泡泡里,游走在超市的货架间。1ab1abcc7c535f39b6efc021adc96a
中新网上海3月27日电 题:太空人、蒸桑拿、妙笔涂鸦 抗疫一线医生详述“大白”防护装 记者陈静 在一般人看来,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医护都要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才能进入隔离区,医护们由此被称为可爱的“大白”。穿上防护装备的感觉怎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葛恒27日告诉记者,穿着“大白”医护人员视野受限,听力下降,在耳边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
外交部网站3月26日消息,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自2020年3月28日0时起,暂时停止外国人持目前有效来华签证和居留许可入境。 这样一来,在中国足球联赛效力的外援返回中国的通道暂时被关闭。而这段时间,关于中超何时重启的说法被外界多次提及,不过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中国足协暂时还没有一切明确的方案。大部分外援无法回归 除了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公告,国家民航局26日还下发通知,要求
医疗资源匮乏、送诊病例暴增,公立医院不堪重负,但公立医院系统还在官腔不断。这是新冠疫情暴发的当下,美国纽约市医疗体系的现状。纽约医院急诊室医生感叹:这是一场战争,人们在垂死挣扎,我们也不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