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英國要“脫歐” 巴黎欲“挖”倫敦“牆角”

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洲聯盟為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帶來不確定性,法國則欲抓住機遇,促使巴黎成為新金融中心。

text

Airbnb的中國困局:多重限制引水土不服

據報道,美國短租網站Airbnb近期正在發起新一輪融資,此輪融資之後Airbnb的估值將高達300億美元,此番融資將幫助Airbnb推遲難以預期的IPO之路。然而,新一輪融資是否能夠幫助Airbnb深耕中國市場還是未知數。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一全球化擴張、估值超過萬豪的Airbnb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實際上並不容易,本土企業的圍攻、水土不服、政策壁壘等均是Airbnb必然要克服的難題。

text

財經觀察:法國邁出歐洲金融中心爭奪戰第一步

距離英國公投支持脫離歐盟的結果公佈不足半月,法國便邁出歐洲金融中心爭奪戰具有實際意義的第一步。

text

中國研究完善“新經濟”統計:應是GDP一部分

外媒稱,中國統計學家正研究如何把分享經濟、數字經濟等部門納入官方增長數據。但有人質疑這種拔高GDP數字的做法。

text

跨境并購 人才成為核心掣肘

據Dealogic的數據,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企業的境外并購交易金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最高紀錄,并購交易金額達822億美元,占到了同期全球跨國并購交易額總量的一半。上市公司因融資優勢自然而然成為了跨境并購的主力軍。

text

審計暴露央企五大問題 1.38億扶貧資金被使用

審計署29日發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等10戶中央企業2014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公告,審計發現這些央企存在“三重一大”決策違規、財務管理弄虛作假等共性問題,整改工作已全面展開。

text

中國經濟發出"最強音" 李克強達沃斯詳解中國"吸引力"

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致辭中提振世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後,李克強總理進一步向來自全球的企業家們深入解讀中國的“吸引力”。

text

英國商務大臣:華為承諾繼續推進13億英鎊投資計劃

英國商務大臣薩吉德·賈維德(Sajid Javid)正在努力打消企業界對英國公投脫歐後的疑慮,他周二稱中國電信設備廠商華為已明確表示,會繼續推進在英國的13億英鎊投資計劃。

text

李克強:中國會努力維護自身金融和資本市場穩定

中國現在正在採取多種措施,包括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推進市場化的債務重組、破產兼併等方式,來逐步降低企業的杠桿率。

text

“黃金水道”——巴拿馬運河的中國貢獻

舉世聞名的巴拿馬運河始建於1881年,其間幾經波折,直到1914年才正式通航。從這條運河誕生的第一天起,它就和華人有深厚的歷史淵源。

text

阿裡巴巴在美勝訴,中國企業全球化維護自我利益第一課

不僅僅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國際化會遭受各種麻煩,在華爾街類似事件並不在少數,企業會因為各種原因就遭到訴訟。因為股市的復雜性,美國資本市場允許起訴者在未完全掌握所有證據的情況下,只要律所對上市公司存在懷疑便可起訴,這和中國法律完全不同。

text

曾俊華:英國脫歐市場波動 香港應保持國際化優勢

作為外向型的細小經濟體,香港更加要努力繼續保持香港國際化的環境,繼續在各方面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吸引各地的資金、企業和人才來港,保持優勢。

text

中國家族企業:富如何傳過三代?

中國俗語:古人說“富不過三代”。中國家族企業也要面臨如何擺脫這一道“魔咒”。據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估計,中國大約有2/3家族企業的開拓者都是在50歲以上。在未來的20年內,有大批家族企業的創始人退休,選擇接班人。相比掌權一代,接班二代有良好的教育、國際化視野和懂更多的管理學知識,但是他們缺乏經驗。

text

四部門聯手釋疑去杠杆 債務高企但風險可控

降低非金融企業杠杆率被視為當前防範和化解債務風險的關鍵,23日國新辦組織發改委、財政部、央行、銀監會四部門相關負責人就債務問題與媒體做了溝通,傳遞的資訊是,去杠杆從宏觀層面要求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策略層面要求有序漸進推進,結構上要優化杠杆分佈,治本之策則是加快推進供給側改革,十多個部門正在共同推進債務問題的解決。

text

香港鼓勵加大對創新科技企業投資

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21日出席立法會會議時表示,特區政府正推出新措施,鼓勵天使投資者和風險投資基金在香港創新科技方面作出更多投資。

text

國企混改首批試點近期或啟動 東北有望成“主角”

​從權威渠道獨家獲悉,近期有關部門將啟動央企混改第一批試點示範,地方也會跟進試點。而東北地區因國有經濟比重較高,有望成為改革重點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