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香港2月零售暴跌20.6% 專家業界認為有“危”有“機”

香港特區政府近日公佈,香港2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0.6%至370億港元,創下1999年以來最大跌幅。

text

繼穆迪之後 標普下調中國及中國香港評級展望至負面

繼穆迪之後,標普也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至負面,同時下調香港評級展望至負面。

text

美元何去何從 兩大基金管理巨頭現分歧

據彭博社北京時間1日報道,在美元取得5年多最差季度表現之後,對於未來何去何從,兩家大型基金公司看法分歧。BlackRock Investment Institute認為美元有上漲空間,但Russell Investments Group則認為美元過去兩年上漲行情告終。

text

習近平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 聚焦南海朝核問題

當地時間3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華盛頓會議中心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就中美關係發展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雙方同意繼續深化各領域合作,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溝通協調,鞏固擴大中美共同利益,推動兩國關係繼續沿著健康穩定的軌道向前發展。

text

關鍵指標連跌 全球貿易“失速”?

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增速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尤其是2011年開始,長期處於下降趨勢。

text

人民日報海外版時評:黃台之瓜,何堪再摘

唐朝李賢《黃台瓜辭》曰:“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這個典故意味深長,但意境蒼涼。李嘉誠引用詩句,表明他對香港當前局面的看法和一些擔憂。

text

“鴿”聲嘹亮 耶倫究竟擔心什麼

美聯儲主席耶倫週二發表講話,直言對海外經濟增長放緩、油價下跌、美元升值等風險感到擔憂,並謹慎看待美國通脹前景。上述講話被視為繼3月貨幣政策聲明後,美聯儲的又一次鴿派表態。目前來看,美聯儲擔憂的主要風險集中於外部衝擊和美元升值上,這將對其未來加息節奏帶來重要影響。

text

財政部回應穆迪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存在“信息不對稱”

中國財政部金融司負責人30日回應說,穆迪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是在當前異常複雜的世界經濟形勢下對中國經濟金融運行中的問題表示一定的擔憂。但這些問題實際上並不構成下調評級展望的充分理由,說明評級公司對中國的情況還需要進一步全面了解,消除“信息不對稱”。

text

中國中產階級將增至1億 "消費"潛力無限

日媒稱,中國經濟增長在被踩下急刹車的同時也在邁入大幅調整期。雖然伴隨著老齡化加劇和產能過剩而來的風險等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但中產階層的消費充滿潛力。這能給中國經濟實現“軟著陸”帶來光明嗎?

text

耶倫告訴全球市場:誰才是美聯儲老大

北京時間30日淩晨,美聯儲主席耶倫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發表講話稱,全球經濟存在風險,美國經濟數據喜憂參半,美聯儲加息應謹慎。分析人士認為,在這一次講話中,耶倫力壓美聯儲內部分歧,向市場傳遞了明確信號。

text

耶倫發出鴿派聲音 加息"尤其需要"謹慎

北京時間30日淩晨消息,美聯儲主席耶倫表示,決策層在加息問題上“謹慎行事”是適當之舉,因為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增加。

text

中泰鐵路項目泰國政府"變卦":不再向中方貸款並縮短建設裏程

泰國《民族報》29日報道,泰國老牌政黨民主黨28日書谏政府,要求在修改中泰鐵路項目方案一事上再作評估與考量。

text

澳大利亞宜張開懷抱歡迎中國投資

無論是否願意,來自中國的投資已經成為澳大利亞人不能無視的現象級經濟新動向。截至2014年,以累計投資計算,中國已成為澳大利亞的第七大投資來源國。

text

“秦巴明珠”靠什么崛起?

“追趕超越,綠色崛起”。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安康市的代表在中省媒體頻頻發聲,安康要主動與國際接軌,圍繞發展安康國家高新區,著力打造現代化城市新區、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和循環發展示范區,把推進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和綠色化作為關鍵突破,讓安康國家高新區在領跑秦巴地區、同步夠格全面小康的攻堅期實現綠色崛起,做出新的貢獻。

text

人民日報:中國經濟不需要“地產投機客”

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國部分地區樓市迅速升溫引起社會廣泛關注。3月25日,上海市公布一批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最新舉措,其中包括: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50%,嚴查房企和中介炒作房價、捂盤惜售以及從事首付貸、過橋貸等違規行為,提高非戶籍居民家庭購房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保的年限等等。

text

時評 | 裸泳的“安倍經濟學”

這些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請來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內的歐美學者,“會診”日本和世界經濟形勢。洋大師們開出的“藥方”讓公眾對“安倍經濟學”的前景又捏了一把冷汗。

text

財經觀察:“歐洲心臟”遭遇恐襲 歐洲經濟能否挺住

“歐洲心臟”布魯塞爾22日遭遇恐怖襲擊,令歐洲人民遭受傷痛,歐洲社會陷入不安,也讓步履蹣跚的歐洲經濟面臨更大不確定性。但總體而言,恐怖襲擊對歐洲經濟的影響仍在可控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