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1日宣佈,巴西密集出現的新生兒小頭症病例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些病例可能與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關係。這是繼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質炎及埃博拉疫情後,世衛組織發佈的第四個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極端勢力的產生和蔓延有著深刻的根源,充分認清其實質,不僅有助於把握正常宗教與極端主義之間的區別,而且對維護國家安全、推動國際反恐合作具有重要意義。特別重要的是,不能把恐怖主義同特定民族宗教掛鉤,否則只會製造民族宗教隔閡。
寨卡病毒持續困擾美洲及加勒比地區,英國、丹麥、葡萄牙又相繼發現輸入型寨卡病毒感染者,不少歐盟國家正採取措施嚴防寨卡病毒。不過世界衛生組織29日表示,考慮到該病毒由蚊媒傳播,寨卡病毒冬季在歐洲傳播的風險極低。
當前美洲寨卡病毒蔓延引發多方關注,世界衛生組織28日在日內瓦宣佈組建寨卡病毒緊急委員會。世衛官員當日指出,寨卡病毒正在美洲進行“爆炸式”傳播,預計該病毒可能在美洲感染300萬至400萬人。
國際義工起源於這個世紀初歐美國家興起的間隔年(gap year),在中學畢業後,一些畢業生選擇休學一年,在此期間四處游歷,拓寬眼界,感受生活,到異國他鄉做義工便是其中的一種形式。
歐洲刑警組織25日宣佈,正式啟動歐洲反恐中心。該中心將協助歐盟成員國在打擊外籍“聖戰”分子、追查恐怖組織資金來源、打擊網際網路煽動行為和武器走私等方面加強情報共享與行動協調。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全球多個地區接連發生重大恐怖襲擊事件,表明恐怖威脅正加速向全球各地蔓延,各國必須在反恐問題上放棄雙重標準,儘快達成共識,形成合力,才能徹底剷除滋生恐怖主義的土壤。
西非國家布基納法索首都瓦加杜古市中心一家酒店15日晚遭武裝分子襲擊,目前已造成至少20人死亡、15人受傷。有消息稱,“基地”組織分支“伊斯蘭馬格裏布基地組織”已宣佈對這起襲擊事件負責。
當地時間1月15日晚,非洲國家布基納法索(Burkina Faso)首都瓦加杜古,數名持械的蒙面男子襲擊一間多為西方游客及聯合國職員入住的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