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安倍為何急著下周見特朗普 擔心日美同盟生變

據路透社10日援引日本時事通訊社的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下周在紐約與美國新當選總統特朗普會面。日美領導人在美國新總統就任前就進行會面比較罕見。日本媒體稱,因擔心特朗普當選會影響日美同盟關系,日方希望盡早建立首腦之間的信賴關系,力圖將日美關系的不穩定性降到最低。

text

安倍再組閣會影響中日關係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完成內閣改組,新內閣有哪些新變化?對日本未來的內政外交及中日關係會產生什麽影響?

text

“伊斯蘭國”刷存在感還是幕後黑手?

分析人士認為,“伊斯蘭國”近期頻繁“認領”多地襲擊事件,可能意在借此“刷存在感”,以挽回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戰場節節失利的頹勢。

text

第七次“莫奧會”如何刷新印美關係?

印度總理莫迪7日起訪問美國,這是莫迪首次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也是他上任以來第4次踏上新大陸。作為兩年來的第7次“莫奧會”會否把印美關係刷出新高度?

text

巴基斯坦恐襲與反恐 為何總是陷入死循環

就在上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發生連環恐怖襲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宣稱負責。兩起襲擊相距不到一周時間,巴塔早先也傳出向IS示好,公園血案與布魯塞爾恐襲是否有聯動關係?背後也有IS的影子嗎?

text

“大嘴”特朗普為何“討嫌卻不倒”

共和黨其他候選人只有通過幾種辦法來阻止特朗普。

text

專家解讀:連環爆折射東南亞反恐生態

警方相信此次襲擊事件與“伊斯蘭國”極端組織有關,去年11月該組織就發出威脅。“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當天宣稱製造了此次爆炸。

text

科隆性侵案背後,撕裂的德國和歐洲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她支持修改法律,以便降低驅逐難民出境的“門檻”。這是科隆大規模性侵案後,默克爾首次明確表態贊成修改相關法律。

text

《巴黎協定》落定,彰顯中國責任

歷經約兩周“馬拉松式”談判,巴黎氣候變化大會12日晚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text

痛定思痛,恐襲後法國輿論關注的三大焦點

巴黎人还沉浸在对恐怖袭击遇难者的哀悼中,但舆论已经纷纷发问:巴黎还是座安全的城市吗?法国的移民政策是否会受到影响?未来法国乃至欧洲将如何继续反恐?

text

勝選後,齊普拉斯仍將負重前行

雖然重登總理寶座,但齊普拉斯帶領希臘走出經濟危機的擔子並未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