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公佈後,持續引發境外媒體和機構的關注。近日,英國《金融時報》、新加坡《聯合早報》、高盛高華、摩根大通和匯豐銀行等外媒和機構陸續發佈評論文章和研究報告,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各方總體認為,前期出臺的穩增長政策助力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速超出預期,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穩步推進,服務業和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長勢頭有望延續。
報道稱,酒店、別墅和商店都將出現在永樂群島上。目前還不清楚外國人是否會被允許參加這些郵輪行程,或者是否會被允許訪問中國在南中國海上的島嶼。
美國自去年10月在南海實施“航行自由”行動,同樣,在冷戰時期,美軍也曾多次派遣軍艦前往鄂霍次克海。美國向符拉迪沃斯托克、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等蘇聯軍事基地附近派遣潛艇等,持續采取挑釁性行動。
據房地産服務公司第一太平戴維斯集團統計,2005年至2009年間,香港共拍出了26塊公共住宅用地,但無一被內地公司購得。而2010年至2016年間,在招標的166塊住宅用地中,內地公司贏得了18塊。
德媒稱,智能手機不久之後將使現金變得多餘。這樣的情景在中國已成為現實。在數字支付領域,中國已經領先世界,目前甚至將這項技術輸出到德國。
美媒稱,對於那些沒有在中國大城市生活過的人來說,可能難以想像數位化把他們連接得多麼緊密。中國已經不再是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一個充斥著制鞋工廠和假包,卻沒有先進手機應用程式的國家。
“比起前任,現任菲律賓總統似乎不太反華,因而迄今爲止對雙邊關系一直采取較爲調和的立場。中國倒是更有可能對菲律賓采取報複性經濟措施”。
趙啓正指出,共同開發的內容很廣,包括資源、漁業、海上救助、氣象通報、通信暢通、海上救災等等都可以談,“會有豐碩的成果等著我們。一步步往前走,不怕慢,就怕停”。
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說,南海仲裁案的裁決並不能改變任何現實,當下情況是回到一個“較新、較高的原點”。他認為,中國經過這幾年的島礁建設之後已掌握主動權,應該重新回到鄧小平當年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路徑。
彭博信息研究公司駐新加坡交通分析師約翰·馬塔伊說:“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是該地區航空運力最高的一段。高鐵將承擔一部分交通,使機場不那麽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