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美媒稱香港土地快耗盡:不少公寓和美停車位一樣大

香港超過700萬人口的大多數都生活在狹小的住房裏。一些公寓的面積和美國的一個標准停車位差不多大。

text

外媒:菲前總統拉莫斯將任特使訪華 力圖修複中菲關系

報道稱,他聽從了拉莫斯的勸告,後者表示願意與中國展開雙邊談判,但不會把仲裁庭的裁決作爲起始點。

text

外媒: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速超預期 給世界帶來信心

二季度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公佈後,持續引發境外媒體和機構的關注。近日,英國《金融時報》、新加坡《聯合早報》、高盛高華、摩根大通和匯豐銀行等外媒和機構陸續發佈評論文章和研究報告,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各方總體認為,前期出臺的穩增長政策助力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速超出預期,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穩步推進,服務業和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長勢頭有望延續。

text

英媒:中企紮堆開發南海郵輪遊 5年內或添8艘船

報道稱,酒店、別墅和商店都將出現在永樂群島上。目前還不清楚外國人是否會被允許參加這些郵輪行程,或者是否會被允許訪問中國在南中國海上的島嶼。

text

日媒:近半數受訪韓民衆認爲中國對韓重要性超美國

關于對本國最重要的國家的問題,韓國方面回答“中國”的最多,占到47.1%,比回答“美國”的高出7.3個百分點。

text

美學者稱中國解決南海爭端可借鑒美蘇經驗

美國自去年10月在南海實施“航行自由”行動,同樣,在冷戰時期,美軍也曾多次派遣軍艦前往鄂霍次克海。美國向符拉迪沃斯托克、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等蘇聯軍事基地附近派遣潛艇等,持續采取挑釁性行動。

text

內地開發商大力進軍香港 美媒:欲借力香港走向國際

據房地産服務公司第一太平戴維斯集團統計,2005年至2009年間,香港共拍出了26塊公共住宅用地,但無一被內地公司購得。而2010年至2016年間,在招標的166塊住宅用地中,內地公司贏得了18塊。

text

德媒:中國移動支付全球領先 "終結現金"時代或到來

德媒稱,智能手機不久之後將使現金變得多餘。這樣的情景在中國已成為現實。在數字支付領域,中國已經領先世界,目前甚至將這項技術輸出到德國。

text

美媒:中國網路創新改變生活方式 美國人OUT了

美媒稱,對於那些沒有在中國大城市生活過的人來說,可能難以想像數位化把他們連接得多麼緊密。中國已經不再是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一個充斥著制鞋工廠和假包,卻沒有先進手機應用程式的國家。

text

杜特爾特為何不願搞僵中菲關係?外媒:經濟關係太重要

外媒稱,菲律賓新任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利用“勝局”,同時不破壞該國與其毗鄰大國中國的重要關係。

text

外媒:中國示好緬甸 邀緬各界人士來華增進了解

據中國外交部公共外交辦公室說,北京已邀請100多名記者、政府官員和議員來華訪問,以及100名學生到中國學習。

text

反擊薩德 俄媒稱中俄可建上合統一反導系統

專家們認爲,在當前局勢下,建立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統一反導系統是對華盛頓的適當回應,但目前只有俄羅斯和中國擁有反導系統組件。

text

杜特爾特爲何不願搞僵中菲關系?外媒:經濟關系太重要

“比起前任,現任菲律賓總統似乎不太反華,因而迄今爲止對雙邊關系一直采取較爲調和的立場。中國倒是更有可能對菲律賓采取報複性經濟措施”。

text

外媒:南海仲裁讓中菲談判擱置 專家建議“先易後難”

趙啓正指出,共同開發的內容很廣,包括資源、漁業、海上救助、氣象通報、通信暢通、海上救災等等都可以談,“會有豐碩的成果等著我們。一步步往前走,不怕慢,就怕停”。

text

鄭永年:裁決不能改變現實 南海問題應重回“原點”

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說,南海仲裁案的裁決並不能改變任何現實,當下情況是回到一個“較新、較高的原點”。他認為,中國經過這幾年的島礁建設之後已掌握主動權,應該重新回到鄧小平當年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路徑。

text

QS發布金磚五國400強大學排名 中國高校占統治地位

中國高校在該本次金磚五國400強大學最新排名中占統治地位,所有前5的名次均爲中國大學占據,前10位裏7所是中國的大學。

text

外媒:亞洲迎來鐵路建設高峰 中日歐公司展開"厮殺"

彭博信息研究公司駐新加坡交通分析師約翰·馬塔伊說:“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是該地區航空運力最高的一段。高鐵將承擔一部分交通,使機場不那麽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