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牛津大學國際法副教授:南海仲裁案裁定缺少信服力

英國牛津大學國際公法副教授、國際海洋法專家安東尼奧斯·察納科普洛斯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南海仲裁庭受理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的裁定在多個方面缺少信服力,仲裁庭目前對該案的解釋不能令人滿意。

text

中國專家:中國在南海的主權歷史脈絡清晰 仲裁不可接受

數百萬平方公裡、數百個島嶼,受各種復雜因素干擾,並被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國際仲裁,南海問題正成為熱點。

text

中國駐法大使:有關"南海問題"的幾點真相

中國駐法國大使翟雋13日在法國主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南海問題涉及多個國家,根本解決之道在於直接當事國的溝通和相向而行,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

text

國際觀察:奧蘭多槍擊案衝擊美國大選

​分析人士認為,奧蘭多槍擊案引發美國公眾對移民、反恐和控槍等話題的強烈關注,必將影響美國總統競選人的競選策略,也可能對美國大選走向帶來一定的變化。

text

韓媒:韓防長14日訪法國 將討論朝核問題

應法國政府的邀請,國防部長官韓民求將於14-16日對法國進行正式訪問。訪問期間,韓民求將與法國國防部長勒德里昂舉行會談,就朝核問題及核不擴散問題等深入交換意見。

text

埃及專家支持中國在南海仲裁問題上的立場

埃及前駐華大使馬哈茂德·阿拉姆說:“我認為菲律賓此舉,一方面是想讓南海問題國際化,另一方面則試圖通過仲裁給中國施壓,迫使中國做出某些妥協。”他還認為:“中國在主權問題上的立場非常堅定,因此菲律賓的目的不會達到。”

text

解決南海問題,我們相信“德不孤,必有鄰”

國際社會在看待南海問題時,出現越來越多的公道聲音,這些聲音當中不少還是來自菲律賓。

text

中國駐塞浦路斯大使發表署名文章《南海問題的歷史真相》

中國駐塞浦路斯大使劉昕生11日在《塞浦路斯郵報》發表署名文章《南海問題的歷史真相》,向當地讀者介紹南海問題的由來,並闡述中國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的原則立場。

text

俄專家眼中的南海問題解決之道

中國外交部日前發表關於堅持通過雙邊談判解決中國和菲律賓在南海有關爭議的聲明,闡釋中國政府在南海仲裁問題上的立場。

text

美國專家:南海仲裁案損害爭端和平解決

美國國際問題專家、美國《全球策略信息》雜誌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瓊斯1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菲律賓單方面提出的南海仲裁案將損害中國通過談判方式和平解決爭端的努力,中方有正當理由拒絕接受這一強制仲裁。

text

阿根廷專家:中國不接受南海仲裁是明智的

阿根廷“亞洲與阿根廷”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古斯塔沃·吉拉多10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菲律賓與中國的南海主權爭議需根據雙方之前達成的共識或簽署的協議,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單方面強制推進仲裁有違國際法原則。

text

俄外交部:第三方介入南海問題只會加劇局勢緊張

扎哈羅娃說,俄方將繼續支持中國和東盟國家制定“南海行為準則”。俄方呼籲,在亞太地區制定鞏固安全、發展合作的框架性原則。

text

聯合國特使說第三階段敘利亞問題日內瓦和談時機“仍未成熟”

聯合國秘書長敘利亞問題特使德米斯圖拉9日表示,啟動第三階段敘利亞問題日內瓦和談的時機目前“仍未成熟”

text

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吹風

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教育部副部長郝平7日晚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分別介紹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有關情況和成果。

text

年度對話:中美關係的“穩定器”和“推進器”

此輪對話是奧巴馬政府任期內的最後一輪中美年度對話,鋻於兩國關係的重要性,下一屆美國政府很可能將延續這一年度對話機制。

text

外媒:中美對話避矛盾升級 能否縮小分歧成焦點

對于第八輪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兩國通過對話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縮小意見分歧是外界關注的焦點。隨著中國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強,對話框架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text

財經觀察:美專家矚目中美經貿合作新亮點

多位美國專家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本輪經濟對話的亮點包括雙方在雙邊投資協定、產能過剩、金融合作等議題上取得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