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UC去掉"瀏覽器",做了另一個"今日頭條"

“既能有錢,又能任性。”——蔡康永在創作者選擇“錢”還是選擇“情懷”的辯論上這麼總結,內容創業興起後,對於創作者而言、如何平衡市場和內容是一個難題,不過對於現在的 UC 來說,有錢之後,是時候任性了。

text

美國務院證實希拉裏"郵件門"調查發現新郵件

美國國務院22日證實,美國聯邦調查局在調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裏·克林頓“郵件門”事件時發現了另外約1.5萬封未被希拉裏團隊上交國務院的郵件,國務院目前正在就郵件內容進行審查,為公佈這批郵件中涉及公務內容做準備。

text

美眾議院公佈"911"報告涉沙特絕密內容

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15日公佈了“9·11”恐怖襲擊事件調查報告中有關沙特阿拉伯與恐怖分子可能存在聯繫的絕密內容。

text

蘋果也要玩真人秀了!“演員”是應用開發者

該節目不僅僅是一場真人秀,獲勝的選手將獲得1000萬美元的投資,其作品將在App Store獲得好的推廣位置。

text

網紅產值今年預計達580億 YouTube線上傳授做網紅經驗

同時隨著網紅市場這塊“蛋糕”不斷做大,在資本的推動下,各個機構對網紅資源和內容的爭奪也將愈發激烈,從而帶來內容資源和投放平臺的重新整合。

text

中國興起VR熱潮:市場上100多款VR多為低端

美國科技博客VentureBeat周末刊登了來自商業諮詢公司Manatt Digital諮詢經理瑪麗·埃米塔尼奧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國的虛擬現實行業正在快速崛起。無論是虛擬現實硬件還是內容,都有著很好的發展機會。

text

用紙質書圈粉賺錢,YouTube網紅們掀起一波寫書高潮

一紙書約可能是事關網紅職業生涯的戰略性選擇,也是讓他們剖白自我的絕佳機遇。有些內容,寫出來的效果的確會比說的、唱的或者演的都要好,因此寫字也成了老人圈新粉的渠道。

text

恐襲頻發,社交媒體涉嫌“助紂為虐”?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社交媒體成為人們日常溝通的有效工具,卻也成為極端組織招募人員、策劃襲擊甚至“炫耀成果”的工具。13日發生在法國巴黎的警官遇害案中,襲擊者行兇後就借助社交媒體視頻直播功能,公開宣稱效忠極端組織。

text

朋友圈已成大雜燴 微信要再造一個優質內容入口?

“朋友圈熱文” 是微信在公眾號內容傳播渠道上進行的一次新嘗試,用戶在這裡看見的內容將不只來源於自己的朋友圈,而是整個微信朋友圈數據庫中精選的優質文章。

text

超越廣告的軟性內容創作能夠拯救時裝媒體嗎?

時裝出版商正推動更多贊助內容來彌補下滑的傳統印刷廣告營收,這能奏效嗎?

text

騰訊與央視開啟奧運之爭,主流媒體還能守住自身優勢嗎?

對於整個奧運會而言,公眾對奧運內容的需求不僅僅是在賽事層面,且對奧運冠軍、賽事人文歷史等信息有同樣的需求。

text

Instagram的新算法將如何影響品牌與意見領袖?

Instagram信息流的新算法,會如何影響意見領袖們獲利頗豐的生意呢?

text

虛擬現實滲入中國文化產業 火爆市場欠何“東風”?

跳舞機般大小的圓形平臺上,5個人背對背站立,頭部包裹碩大眼罩,握著手柄的雙手略顯異樣地舞動著——在這個名為“野戰排”的多人聯機VR(虛擬現實)旋轉平臺上,遊戲玩家正沉浸於一場身臨其境的“戰鬥”中。

text

那些不是“Papi醬”的自媒體們,該如何生存?

所有人都跟著微信公眾號一起變大,而所有人也都在規劃著如何走出微信。好內容的門檻是生產者本身,而目前的你爭我搶,說明好內容也還在稀缺資源的行列裡。而另一方面,有能力識別出好內容的用戶,也不介意為他們得到的服務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