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所謂南海仲裁案結果即將出爐。圍繞這毫無合法性可言的一紙裁決,一些人籌謀算計、排兵布陣,企圖用它來強化對中國的輿論攻勢,將莫須有的罪名強加給中國;一些人顛倒黑白、借題發揮,期望以此抹黑中國的形象,把“不守法”的帽子扣向真正的受害者。
在中美安全領域兩極化加劇的今天,通過種種退讓、妥協來贏得美國的諒解顯然不切實際。而在這方面,中俄夥伴關係不僅能夠提供實際的幫助,而且俄羅斯與美國在維持戰略穩定性、遏制與反遏制的鬥爭與合作經驗,也值得當下中國外交借鑒。
一段時間以來,西方媒體大肆炒作南海問題,相關報道從標題到內容充斥著偏見和歪曲。故意造謠、抹黑且不說,還選擇性忽略國際社會的公道之聲,使得海外民眾難以了解南海問題和所謂南海仲裁案的真相。
中國駐東盟大使徐步8日接受《亞太日報》獨家專訪,就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發表談話,呼籲東盟國家“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被域內外極少數國家別有用心的私利所綁架,擾亂本地區和平穩定大局”。
赤道幾內亞執政黨民主黨總書記奧薩7日表示,在南海問題上他主張有爭議的國家應該根據《聯合國憲章》、在國際法的範圍內通過雙邊協商談判和平解決爭端。
義大利總理倫齊6日表示,和其他歐洲國家的某些大行相比,義大利銀行不良貸款問題微乎其微,矛頭直指衍生品風險數萬億歐元的德國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參加中美智庫南海問題對話會的多位中美學者6日表示,中美兩國智庫就南海問題展開對話有助於明晰彼此的政策立場和關切,找到管控分歧的有效解決方案,將潛在危機和風險降到最低。
中美智庫南海問題對話會5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開幕。前國務委員戴秉國5日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重述南海問題的歷史經緯,重申中國的南海政策,探討如何從中美關係的視角看待和把握南海問題,以利南海的溫度真正降下來,恢復往日平靜。
海外各界人士普遍認為,南海爭議是有關當事方之間的問題,雙邊協商談判才是最好的解決途徑,無關方的干涉只會使局勢複雜化,美國等域外國家的推波助瀾顯然另有所圖。
在南海問題上,一些西方媒體不遺餘力地製造“新聞”,試圖用謊言掩蓋真相,用偏見誤導輿論。《華爾街日報》等個別西方媒體近日稱“只有八個國家支持中國在南海仲裁案上的立場”就是一例歪曲事實的典型。
隨著iPhone 6s的發布,消費者的目光轉移至下代iPhone,對iPhone7的關注直線上升,各式傳聞也層出不窮。什麼時候上市?有何突破?多少錢?……問題不僅於此,我們一個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