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到餐館、電影院或者其他消費場所,越來越多的人在付款時都已經習慣問一句:可以選擇什么支付方式?新一波的消費主流80、90后群體,他們玩轉著支付寶、微信還有即將刮起新一輪潮流的ApplePay等便捷的付費方式,消費行為中現金的使用比例正在逐步減少。
6年多前還鬧了點“小彆扭”的中國銀聯和Visa,終於“牽手”了。2016年2月25日,銀聯與Visa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宣佈將在支付創新、支付安全及金融普惠等方面展開合作。
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公司日益臃腫、觸角不斷延伸的時候,蘋果卻做出了一個充滿妥協,貌似沒有任何野心的簡單、安全、易用的支付工具,這種產品哲學在中國還真是沒有同類。
被市場期待已久的Apple Pay在2月18日順利落地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亞洲第一個支持ApplePay服務的國家。在掀起果粉們、支付發燒友們一股“綁卡”的熱浪之余,我們也看到在多家網絡媒體洶涌而出、并針鋒相對的兩大派別——力挺派和倒墻派的“筆墨大戰”,讓人們的理解陷入了一些誤區。
中國銀聯聯合蘋果公司宣布,即日起銀聯雲閃付開通支持Apple Pay服務,中國境內支持銀行的持卡人可通過將銀聯卡添加到iPhone、Apple Watch以及iPad上,在“銀聯雲閃付”線下商戶及線上APP使用Apple Pay。
18日,中國銀聯閃付正式開通支持蘋果支付服務,而中國也成為亞洲首個上線蘋果支付的國家。儘管蘋果支付方面又是與銀行簽保密協議,又是強勢“審核”銀行新聞稿,但是外界的期待和參與銀行的急迫心情,還是使這個時間成為公開的秘密。
廣發銀行、建設銀行等19家國內銀行宣佈與蘋果支付(ApplePay)的合作,並於18日淩晨5時正式上線。這意味著蘋果公司的移動支付服務終於在中國落地,中國消費者也能通過蘋果手機、蘋果手錶等智能終端體驗ApplePay的支付方式。
微信之所以會在公告裡強調,提現不是追求營收之舉,核心原因還是在於,微信支付想要保持免費,但卻不得不收費。從公告已經能夠看出微信支付對於收費行為有所擔憂。
自3月1日起,微信支付對提現功能開始收取手續費。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公衆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讓還沉浸在春節搶紅包熱情的用戶們深感不快,同時擔心第三方支付的免費時代是否將要結束。
微信、支付寶等8日凌晨陸續發布除夕“手機紅包”相關數據,微信“紅包”24小時收發80.8億次,三年狂增505倍。
微信錢包1月27日推出香港錢包測試版,部分用戶通過更新微信手機APP便可以出現“香港錢包”,可供港澳旅游、交通或門票等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