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上週五表示,將採取措施限制上市公司過度融資行為並加強並購重組監管,嚴格再融資審核標準和條件,並健全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使用現場檢查制度。
華爾街專家認為,未來信息發展將以內容為王,一家既擁有“內容”又擁有“渠道”的公司才會佔領消費市場的制高點,因此,通信企業並購傳媒公司可能是一大發展趨勢。
湯森路透數據顯示,英國公投決定退歐,吹冷了涉及英國企業的並購活動,交易量降為至少20年來最低水平,因企業主忙於應付英國退歐帶來的成本。
英媒稱,中國政府9月3日表示,正在調查涉及美國公司的兩宗並購提議,這是中國政府在是否批准並購交易方面影響力越來越強的最新跡象——即便是那些似乎對中國影響甚微的交易。
自6月23日以來,外國公司已經達成對英國公司近60起並購交易,總價值達345億美元。而英國退歐公投前的一個月內,共有79起交易達成,價值僅43億美元。
在中國企業許多海外收購決策的背後,是大約4.15億千禧一代的個性化需求。出生於上世紀最後20年的那一代人的喜好是如此獨特,以至於中國新興的跨國企業正在全球搜尋目標,以滿足他們的願望。
萬達集團旗下美國AMC院線12日宣布,以9.21億英鎊的價格並購歐洲第一大院線——Odeon&UCI院線。這是中國富豪王健林首次在歐洲院線行業投資。
中國開展國際並購和收購的經曆相對較短,但這不是制造恐慌的憑據,不應懷疑中國買家有不可告人的動機。中國經理人的海外並購,並不是其國家授意下的對西方戰略資産“用心險惡”的進攻。
在今年11月的總統大選之前,任何針對美國目標的交易現在都不太可能確保獲得所有必要的監管許可。銀行家們說,在競選活動最激烈的時期,大多數買家在發起敏感交易之前都會三思而後行。
正如中國遊客的境外遊從新馬泰轉向日韓歐美,中資企業在海外買買買的方向,也從東南亞和非洲轉到了歐美市場,尤其美國正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重要目的地。2014年中資企業投資美國製造業的數量占總投資數量的41%,同比增長了24%。
今年4月,安邦保險集團突然撤回了對喜達屋酒店集團140億美元的收購邀約。安邦並不是今年唯一一家撤銷收購的公司。事實上,今年已有5040億美元的並購案被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