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安德列·艾席蒙:写作《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原本只是消遣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原本只是安德列·艾席蒙在写另一部小说时的消遣写作。

text

脱欧真的能够振兴英国经济吗?

亚历克斯·布鲁默的作品《英国大重启》来得及时。它正确地指出,虽然脱欧是错误的,但英国必须借此机会做出改变。

text

科斯塔文学奖公布,最佳传记奖作品题材为警察暴力

2020年科斯塔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其中《振声高歌》获最佳传记奖,莫妮克·罗菲的《黑海螺美人鱼》获最佳小说奖,已故作家伊凡·博兰德的《历史学家》获最佳诗作奖。

text

美国作家乔治·桑德斯:改了20遍的作品往往更具社会性与同理心

布克奖得主桑德斯谈了谈新作《雨中池泳》、俄国短篇小说对他的启发,以及他为何讨厌社交媒体。

text

乔治·奥威尔进入公版之后

奥威尔的传记作者解释说,虽然这位作家的大部分作品已经在英国公版,但对其使用的限制仍然比你想象中多。

text

是革命者还是独裁者?革命光辉中的卡里斯玛

启蒙运动的智力和文化力量,在个人崇拜以及大规模军事动员中找到了强有力的表达。

text

《弃业医生日志》作者亚当·凯:为什么不和孩子聊聊酒与性呢?

如今已是一名喜剧人的亚当·凯谈论了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在2020年的惊人成就,以及他的新书《凯的解剖学》——一本写给孩子的身体指南。

text

作家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是每一个个体的损失

随着小说《半轮黄日》被选为百利女性小说奖“赢家中的赢家”,生于尼日利亚、现居美国的作家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谈论了拜登胜选后她的欣慰——以及这苦乐参半的艰难一年。

text

那些被误以为是枪的物件:艺术展如何反对警察暴力

艺术家卡拉·莱文为新展和新书创作了一组复制品,原型均为无害物品,但被警察误认为是枪械从而击杀了非武装平民

text

种族史学者保罗·吉尔罗伊:我们承受不起悲观主义的代价

英国黑人文化研究专家保罗·吉尔罗伊谈了谈他对未来种族关系的看法,以及他和史蒂夫·麦昆的友情。

text

“觉醒”是如何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的?

“觉醒”一词,是种族不公的醒目标牌,是文化战争中的武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倒影……Kenya Hunt谈了谈这个世界是如何觉醒的。

text

畜牧业幕后的生命暗影

40位摄影师走进工厂式农场和屠宰场,用触目惊心的图片对肉类行业表达了控诉。

text

2020年龚古尔文学奖颁给了一位数学家

为声援在法国封城期间被勒令关闭的书店,颁奖典礼被推迟举行。

text

加拿大企鹅兰登书屋员工抵制出版乔丹·彼得森《生命的12条法则》续作

彼得森的女儿米哈伊拉在Twitter上表示,“如何分两步改善业务:第一,找出哭喊的人士;第二,开火。”

text

简·莫里斯的最后一次访谈:在永恒的安息中再次踏上旅程

这位备受赞誉的记者和作家于本月20日离开了我们,在今年年初封城前的一次访问中,她兴高采烈地谈了谈生命最后的旅程。

text

2020布克奖得主道格拉斯·斯图尔特:关于苏格兰,我要写贫困对女性和儿童的影...

《夏奇·贝恩》的作者道格拉斯·斯图尔特谈到了自己上世纪80年代在格拉斯哥的成长经历、“游览贫困区”的危险,以及赢得这个重要文学奖项之后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