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投行的“對掐”,往往是大宗商品市場不容錯過的大戲。2014年年初,摩根士丹利是銅市“死多”,高盛則堅持看空,當年的銅價走勢表明,二者只是“百步”和“五十步”的區別。
雖還不到本月中期借貸便利(MLF)的到期日,但央行加大預調微調力度,昨日提前投放2900億MLF,維穩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在跨境資金外流壓力進一步緩解的背景下,業內人士分析,5月降准大概率“缺席”,央行在公開市場開展逆回購並配合MLF操作,成為目前流動性管理的主旋律。
上周伊始,A股延續前期弱勢整理格局,市場情緒日趨謹慎也使得成交量維持在低位徘徊。受此影響,無論是滬股通還是融資融券餘額均表現出較為“低迷”的狀態,而兩融餘額在5月6日過後,更是“節節敗退”。
與O2O、出行等領域的合並結局不同,網絡婚戀市場並未因此定局,兩者合並更像是一次資本運作,與其他巨頭抱團取暖或追求市場份額的合並目的並不一樣。
過去的3個月裏,全球股票市場、原油價格等均強勁反彈,其背後的共同原因之一便是美元走弱。不過,美元的走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對美聯儲利率決定的預期,而這一預期可能很快就會發生變化。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行認為,今年美元將不可避免地再度走強。投資者開始擔憂,市場的下一輪拋售潮或將再度出現。
5月12日歐洲議會通過決議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後,引起各方議論。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貿易專家表示,他認為歐洲議會的決議是用來和中國進行“討價還價”的籌碼,所謂的“非標準”對待是否會真正實施還要走歐盟正式程式。
伴隨著美元的強勢反彈,上周離岸人民幣(CNH)和在岸人民幣(CNY)對美元的價差拉大至2月以來最高水準,已經接近了套利資金的sweet spot,不過可能是忌憚之前與央行對決慘敗的陰影,上周還沒有看到大量資金去“挑戰”央行。
中國原外經貿部副部長、入世談判首席代表龍永圖15日表示,歐洲議會近日通過的反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決議是反全球化的表現,體現了貿易保護主義在世界上勢力很大,反全球化力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