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價歷年居高不下,令有置業想法的港人難以買到一處安樂窩。根據調查顯示,政府的“辣招”難安民心,接近八成受訪者更是強烈認為新辣招未能有效穩定樓價,預期未來樓價也將繼續攀升。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6日在港表示,香港樓價目前雖仍然居高,但在特區政府推出的增加供應及需求管理措施的影響下,樓價增幅已較一些國際大城市為低,可見特區政府的政策是有效的,需要持續。
港人置業“痛苦指數”繼續冠全球!據美國研究機構Demographia發布“國際供樓負擔能力報告”,顯示,去年香港置業負擔比例為18.1倍,連續第七年“蟬聯”榜首,意味業主即使不吃不喝,亦要工作逾18年才能“供完層樓”。
據路透社29日報道, 香港樓價調整在2016年終究發生了,但隨後即掉頭向上挑戰上年創下的歷史高位;展望2017年,樓價有望再創新高並錄得連九年升勢,而影響因素除了利率、樓市辣招、經濟情況等基本因素外,近年在香港地產市場參與程度愈趨活躍的內地資金也將左右大局。
環球資金持續氾濫下,資金加速流入物業市場,帶動多國住宅樓價普遍錄得可觀升幅。萊坊昨日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全球樓價指數》報告顯示,在指數追蹤和比較的55個市場中,有44個市場的住宅樓價向上,即八成市場錄得樓價上升。截至今年9月,全球樓價同比平均上升5.3%,創過去兩年來的新高。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新措施的具體成效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顯現,強調國際資金流向可以很急速,樓價難免會受影響,呼籲有意置業的巿民決定前,要慎重考慮自己的負擔能力和巿場風險,尤其是逐步增加的樓宇供應和利率的上升趨勢。
香港永久居民購入第二套住宅均需支付15%的新從價印花稅,至于非本地買家(包括公司買家),連同本身需要支付樓價15%的買家印花稅(BSD),新稅率合計高達樓價30%。
金管局推出三招收緊細價樓按揭,然而樓市經過一年調整後,今年3月已開始反彈,並愈衝愈高,其勢未止,上升周期日益明顯,顯見各式需求措施功效已大打折扣,尤其雙倍印花稅的效力被內地資金衝走得七七八八。
受樓市氣氛反彈帶動,近月本港多區屋苑成交價格逐步逼近去年高位。有業界人士更指,隨著市場成交個案增加,樓價走勢將趨向平穩,料今年餘下時間樓價有機會再錄5%升幅,直言“樓價超越去年高位只系時間問題”。
全球低息環境正助長樓市泡沫重臨的威脅,加拿大、澳洲和瑞典等國央行儘管留意到問題,但考慮到經濟增長須靠低利率支撐,在抑制樓價升勢上顯得力不從心。
中資買家意興闌珊,更令原本就困難重重的香港樓市雪上加霜:二手樓價從去年9月的高點下滑12%,住宅銷售速度降至有史以來最低,政府拍地價格也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