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在香港舉辦的海洋爭端解決國際法研討會的國際學者16日表示,對南海仲裁案作出所謂最終裁決的臨時仲裁庭,實質是一個“草臺班子”,但打著“常設仲裁法院”的旗號蒙蔽了許多人,其“狐假虎威”的目的就在於增加自身的所謂合法性和權威性。
聯合國國際法院法官薛捍勤15日在港表示,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作出的所謂最終裁決存在諸多謬誤,非但不會緩解爭議雙方的衝突,反而會“火上澆油”,這不是爭端解決機構應扮演的角色。
由香港國際仲裁中心與中國國際法學會主辦的海洋爭端解決國際法研討會當日在香港開幕。李適時在講話中說,解決海洋爭端既是國際政治實踐也是國際法實踐,運用國際法解決海洋爭端需要準確把握四個方面。
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日前作出所謂最終裁決後,中國外交部鄭重聲明,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多家海外媒體近日就此發表評論,痛斥所謂南海仲裁案,表示支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
現在菲方的當務之急,是新政府要頂住前政府官員及美日等國的壓力,利用5天的冷靜期,與中方密切溝通,形成默契,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回應方法,讓開始面臨轉機的雙邊關係不會因仲裁結果再次出現緊張對立,儘快恢復雙邊談判。
就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的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多國專家學者認為,南海仲裁案背後是美國為達到其政治目的對仲裁程序的濫用,外部勢力的介入只會使地區問題複雜化,解決南海爭端的最好選擇是雙邊對話與談判。
“這些地圖,都能證明中國自古對南海諸島的主權,仲裁員不看證據,對中國曆史、南海曆史毫不了解,才會做出這種荒謬的、充滿主觀色彩的判斷。”香港地圖專家、古地圖收藏家譚兆璋說。
在一個當事國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的情況下,接受另一當事國的金錢,對其本無管轄權的爭端進行所謂仲裁,在程序和法律適用方面牽強附會,在證據和事實認定方面漏洞百齣,最終造成了一個玷污法治精神和公平正義的惡劣案例。
南非多家主要報紙14日刊登了南非資深國際問題評論員香農·易卜拉欣的文章,質疑臨時仲裁庭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警告西方不要低估中國維護南海主權和權益的決心,支持中方提出的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南海爭議的主張。
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14日在台北舉行的一個座談會上表示,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的所謂裁決,把太平島貶抑為“礁”,這罔顧歷史事實,無法接受。太平島是島不是礁,這一事實不會受仲裁結果影響。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注意到聯合國有關機構發表的聲明,這再次說明,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作出的所謂裁決是完全無效和沒有拘束力的。
“南海七日談”,基於一種平和與客觀的心態談事實問題,從歷史觀的角度看待南海問題,用歷史史實來給仲裁鬧劇做一個“仲裁”,對這出鬧劇中每一幕荒唐的劇情做一個“裁決”。
針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的所謂裁決,連日來香港輿論、台灣輿論、歐洲華文媒體密集發聲,強烈譴責仲裁結果罔顧歷史事實,毫無法律效力,并堅決支持中國政府南海問題立場。